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ǐ

bì

mà

ㄅㄧˇ

ㄅㄧˋ

ㄇㄚˋ

部首 足

部外 8

總筆畫 15

卑 髀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480B

左右结构

2512121325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rf

rmhwj

jine

66140

拼音 bǐ bì mà

注音 ㄅㄧˇ ㄅㄧˋ ㄇㄚˋ

部首 足 部外 8總筆劃 15

統一碼 480B筆順 251212132511312

䠋 基本解釋

英語 bell shaped with large base, (ancient form of U+9AC0 髀) buttocks, hipbone; innominate bone; (Cant.) to stagger

© 漢典
【酉集中】【足】 䠋·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䠋·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集韻】補弭切,音俾。【玉篇】股外也。詳骨部髀字註。

又【集韻】蘖佳切,音𢛞。蹟䠋,行繚戾也。

又【集韻】蒲眠切,音腁。下廣也。

又【集韻】【韻會】𠀤部弭切,音婢。形下大也。或作𤰞。亦作庳。

又【集韻】普弭切,音庀。義同。

© 漢典
【】【】

䠋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髀。從足者、足所恃以能行也。鄭司農注周禮典同曰。鍾形下當䠋。按其文義當是庳之假借。庳、卑也。列女傳。古者婦人身子。寑不側。坐不邊。立不䠋。按其文義。當是跛之假借。今兩書皆譌作蹕。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㻶(bi3)
    2. 䘡(bi3)
    3. 娝(bi3)
    4. 匕(bi3)
    5. 筆(bi3)
    6. 聛(bi3)
    7. 朼(bi3)
    8. 粃(bi3)
    9. 疕(bi3)
    10. 纰(bi3)
    11. 啚(bi3)
    12. 鄙(bi3)
    13. 壁(bi4)
    14. 閇(bi4)
    15. 㹃(bi4)
    16. 敝(bi4)
    17. 芘(bi4)
    18. 䯗(bi4)
    19. 躃(bi4)
    20. 畐(bi4)
    21. 翍(bi4)
    22. 湢(bi4)
    23. 䮡(bi4)
    24. 愊(bi4)
    25. 㜫(ma4)
    26. 㐷(ma4)
    27. 禡(ma4)
    28. 䯦(ma4)
    29. 閁(ma4)
    30. 傌(ma4)
    31. 鬕(ma4)
    32. 㾺(ma4)
    33. 祃(ma4)
    34. 杩(ma4)
    35. 螞(ma4)
    36. 㑻(ma4)
同部首
    1. 踈
    2. 蹸
    3. 躘
    4. 䠪
    5. 踛
    6. 跸
    7. 跀
    8. 跂
    9. 踱
    10. 蹍
    11. 踋
    12. 踑
同筆畫
    1. 踡
    2. 錵
    3. 篋
    4. 賞
    5. 𠒳
    6. 緹
    7. 儌
    8. 嘬
    9. 諘
    10. 䲭
    11. 䝼
    12. 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