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à

ㄊㄚˋ

部首 言

部外 14

總筆畫 21

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71A

左右結構

41112512522123344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lip

yrywe

swlk

06639

拼音 tà

注音 ㄊㄚˋ

部首 言 部外 14總筆劃 21

擴展A 471A筆順 41112512522123344454

䜚 基本解釋

● 䜚

tà ㄊㄚˋ


  1. 〔~~〕語相及。

英語 to speak recklessly or without forethought; a wild talk, use words to investigate

【漢典】
【酉集上】【言】 䜚·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4

䜚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䜚·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4

【唐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𠀤音嚃。【說文】言語相及也。

又【廣韻】妄語也。

又【正字通】方俗以言探人曰䜚,與誻義同。本作沓。

又【集韻】達合切【廣韻】徒合切,𠀤音沓。義同。【集韻】與誻同。或作𠴲。亦作𧪟。 【正字通】唐本《說文》原訓言語相及。徐本譌作語相反䜚,非是。

【漢典】
【卷三】【言】

䜚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語相反䜚也。从言遝聲。他合切

《說文解字注》

(䜚)䜚誻、逗。語相及也。此依玉篇訂。隶、及也。眔、目相及也。然則此從遝、訓語相及無疑。从言。遝聲。此形聲包會意。他合切。八部。

【漢典】

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䜚」說文‧言部 「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䌈(ta4)
    2. 㣵(ta4)
    3. 䍇(ta4)
    4. 橽(ta4)
    5. 䶁(ta4)
    6. 䎓(ta4)
    7. 拓(ta4)
    8. 鞜(ta4)
    9. 毾(ta4)
    10. 䂿(ta4)
    11. 㭼(ta4)
    12. 㹺(ta4)
同部首
    1. 謆
    2. 䜇
    3. 譟
    4. 謺
    5. 䚳
    6. 龻
    7. 訿
    8. 䛽
    9. 謉
    10. 詅
    11. 謅
    12. 䜒
同筆畫
    1. 轟
    2. 饚
    3. 䉭
    4. 𠑍
    5. 䶱
    6. 鹻
    7. 顨
    8. 䶲
    9. 灈
    10. 鑁
    11. 䍥
    12. 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