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tǎn

dàn

ㄊㄢˇ

ㄉㄢˋ

部首 肉

部外 4

總筆畫 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3D9

左右結構

35114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epqn

blbu

qwrd

74212

拼音 tǎn dàn

注音 ㄊㄢˇ ㄉㄢˋ

部首 肉 部外 4總筆劃 8

擴展A 43D9筆順 35114535

䏙 基本解釋

●䏙

tăn ㄊㄢˇ


  1. 多汁的肉醬。後作「醓」。《説文•肉部》:「䏙,肉汁滓也。」《廣韻•感韻》:「䏙,肉汁。」

●䏙

dàn ㄉㄢˋ


  1. 〔䏙𦠑〕短醜貌。《集韻•勘韻》:「䏙,䏙𦠑,短醜皃。」

●䏙

zhuàn ㄓㄨㄢˋ


  1. 月落有明。《改併四聲篇海•月部》引《玉篇》:「䏙,月落有明也。」

英語 (same as U+9193 醓) brine from pickled meat; condiments, juicy meat pulp; mashed meat cooked with soybean sauce, short and ugly, light of the setting moon; (Cant.) 肚䏙 stomach

【漢典】
【未集下】【肉】 䏙·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䏙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 䏙·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篇海】直遠切,音篆。月落有明也。

【唐韻】【集韻】𠀤他感切,音𥁭。【說文】肉汁滓也。从肉,冘,意兼聲。【通雅】䏙卽湆之滓。

又【集韻】丁紺切,音馾。䏙𦠑,短醜貌。【韻會】虎視。

【漢典】
【卷四】【肉】

䏙 《說文解字》

【卷四】【肉】
《說文解字》

肉汁滓也。从肉冘聲。他感切

《說文解字注》

(䏙)肉汁滓也。醢人:韭菹醓醢。注云:醓,肉汁也。公食大夫禮注曰:醓醢,醢有醓。釋名曰:醢多汁者曰醓。醓,瀋也。宋、魯人皆謂汁爲瀋。按合此三條。可見禮經醓醢正字當作䏙,謂多肉汁之醢也。許云汁滓者,謂醢不同湇也。合醢人注及血部𧖺下觀之,䏙醢用牛乾脯莝之,襍以粱麴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甀中,百日則成。葢他醢及臡皆用此法,如蠃醢則用乾蠃肉,麋臡則用乾麋肉也。凡醢臡皆有汁,而牛乾脯獨得䏙名者,六畜不言牲名,他醢臡不言䏙,立文錯見之法。汁卽鹽酒所成,醢皆胜物,非有孰汁也。毛傳云:以肉曰醓醢。大鄭云:醓醢,肉醬也。皆言肉以包汁,不言何肉者,葢謂周禮六牲之肉。下文醢臡麋鹿麇兔鴈在六獸六禽内,可證也。許但言牛乾脯者,舉六牲之一以包其餘也。正字作䏙醢,假借字作𧖺醢。許所據禮作𧖺。今字作醓。从肉冘聲。他感切。八部。

【漢典】

䏙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䏙」說文‧肉部 「䏙」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醓(tan3)
    2. 袒(tan3)
    3. 忐(tan3)
    4. 緂(tan3)
    5. 憻(tan3)
    6. 䞡(tan3)
    7. 㫜(tan3)
    8. 䦔(tan3)
    9. 钽(tan3)
    10. 襢(tan3)
    11. 憳(tan3)
    12. 嗿(tan3)
同部首
    1. 䐜
    2. 臝
    3. 膱
    4. 能
    5. 胥
    6. 朋
    7. 胴
    8. 䐇
    9. 䏳
    10. 㬺
    11. 脯
    12. 胡
同筆畫
    1. 䑠
    2. 㚿
    3. 㝒
    4. 姀
    5. 玱
    6. 殴
    7. 㽳
    8. 杺
    9. 妯
    10. 夜
    11. 奔
    12. 忥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