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íng

ㄇㄧㄥˊ

部首 穴

部外 8

總筆畫 13

冥 𥦏 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1A9

上下結構

44534251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hd

jcbuk

wolg

30804

拼音 míng

注音 ㄇㄧㄥˊ

部首 穴 部外 8總筆劃 13

擴展A 41A9筆順 4453425111134

䆩 基本解釋

●䆩

míng ㄇㄧㄥˊ


  1. 同「冥」。《字彙補•穴部》:「䆩,即冥字。見漢隸《犍為楊君頌》。」《隸釋•楊君石門頌》:「下則入䆩。」

英語 (same as 冥) dark; obscure; dim, far and high, deep; profound, the unseen world

【漢典】
【午集下】【穴】 䆩·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䆩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 䆩·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字彙補】卽冥字。見漢隷犍爲楊君頌。

【漢典】
【卷七】【冥】

↳冥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䆩」字頭,请參考「冥」字:)
【卷七】【冥】
《說文解字》

幽也。从日从六,冖聲。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虧幽也。凡冥之屬皆从冥。莫經切

《說文解字注》

(冥)窈也。窈各本作幽,唐玄應同。而李善思玄賦、歎逝賦、陶淵明赴假還江陵詩三注皆作窈。許書多宗爾雅、毛傳。釋言曰:冥,窈也。孫炎云:深闇之窈也。郭本作幼,釋云:幼稺者多冥昧,頗紆洄。小雅斯干傳曰:正,長也。冥,窈也。正謂宫室之寛長深窈處。王肅本作幼,其說以人之長幼對文,與下君子攸寧不相屬。然則三者互相證,知皆當作窈。穴部曰:窈,深遠也。窈與杳音義同,故杳之訓曰冥也,𦱤之訓曰日且冥也,昏之訓曰日冥也。鄭箋斯干曰:正,晝也。冥,夜也。引伸爲凡闇昧之偁。从日六,从冖。从冖,各本作冖聲。下文曰冖亦聲,則此衹當云从冖矣。冖者,覆也。覆其上則窈冥。日數十。十六日而月始𧇾,冥也。冥各本作幽,今依玄應本。冥也二字當作冥之意也四字。此釋从日六之義也。日之數十,昭五年左傳文,謂甲至癸也,歷十日復加六日而月始𧇾,是冥之意,故从日六。冖亦聲。亦字舊奪,依小徐說補。冖今音莫狄切。鼎葢之鼏用爲聲。䖵部𧖅又用鼏爲聲。冥在十一部。莫經切。以雙聲爲聲也。凡冥之屬皆从冥。

【漢典】

䆩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䆩」石門頌 「䆩」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冥
𥦏
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溟(ming2)
    2. 瞑(ming2)
    3. 䳟(ming2)
    4. 覭(ming2)
    5. 茗(ming2)
    6. 嫇(ming2)
    7. 洺(ming2)
    8. 榠(ming2)
    9. 鄍(ming2)
    10. 㝠(ming2)
    11. 铭(ming2)
    12. 鸣(ming2)
同部首
    1. 窛
    2. 窼
    3. 窩
    4. 䆬
    5. 䆣
    6. 窓
    7. 䆻
    8. 窀
    9. 穴
    10. 䇁
    11. 窖
    12. 䆵
同筆畫
    1. 禀
    2. 蒺
    3. 蒯
    4. 尲
    5. 傼
    6. 㓽
    7. 筩
    8. 窣
    9. 㥦
    10. 摀
    11. 骜
    12. 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