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ǎo

ㄧㄠˇ

部首 穴

部外 6

總筆畫 11

𥦒 𥧘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19E

上下結構

4453425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wjx

jcap

wokr

30712

拼音 yǎo

注音 ㄧㄠˇ

部首 穴 部外 6總筆劃 11

擴展A 419E筆順 44534251135

䆞 基本解釋

● 䆞

yǎo ㄧㄠˇ


  1. 幽深。
  2. 遠。
  3. 隱。

英語 deep and dark; profound, far; vast, obscure, mysterious

【漢典】
【午集下】【穴】 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䆞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 䆞·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6

【唐韻】烏皎切,音杳。冥也,遠也,隱也,遠望合也。䆞窱,幽深貌。

又【廣韻】烏叫切【集韻】一叫切,𠀤音宎。義同。@又𥦒,同。

【漢典】
【卷七】【穴】

䆞 《說文解字》

【卷七】【穴】
《說文解字》

冥也。从穴㫐聲。烏皎切

《說文解字注》

(䆞)冥也。冥者、窈也。从穴。㫐聲。烏皎切。二部。

【漢典】

䆞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䆞」說文‧穴部 「䆞」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𥦒
𥧘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偠(yao3)
    2. 苭(yao3)
    3. 䚆(yao3)
    4. 䴠(yao3)
    5. 㴭(yao3)
    6. 柼(yao3)
    7. 窈(yao3)
    8. 㢓(yao3)
    9. 杳(yao3)
    10. 㫏(yao3)
    11. 榚(yao3)
    12. 岆(yao3)
同部首
    1. 穾
    2. 䆤
    3. 窲
    4. 窇
    5. 窞
    6. 䆯
    7. 窪
    8. 䆢
    9. 穵
    10. 䆺
    11. 窳
    12. 竆
同筆畫
    1. 䐁
    2. 深
    3. 畧
    4. 喐
    5. 铑
    6. 梒
    7. 袳
    8. 𠋄
    9. 紽
    10. 硍
    11. 觘
    12. 㿯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