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ǔ

ㄍㄨˇ

部首 皿

部外 11

總筆畫 16

𥂩 𥂤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007

上下結構

12251311252252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rml|dtfl

jubt

edzl

48102

拼音 gǔ

注音 ㄍㄨˇ

部首 皿 部外 11總筆劃 16

擴展A 4007筆順 1225131125225221

䀇 基本解釋

● 䀇

gǔ ㄍㄨˇ《集韻》果五切,上姥見。魚部。


  1. 烹飪用具,周圍陡直的深鍋。如:䀇子。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類•劉朱貨財》:「金銀湯䀇五百。」

英語 a pot, an earthen pot; a deep cooking pot

【漢典】
【午集中】【皿】 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䀇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 䀇·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公戸切【集韻】果五切,𠀤音古。【說文】器也。 【玉篇】亦作𥂩。

 

【漢典】
【卷五】【皿】

䀇 《說文解字》

【卷五】【皿】
《說文解字》

器也。从皿从缶,古聲。公戶切

《說文解字注》

(䀇)器也。从缶皿,古聲。公戸切。五部。

【漢典】

䀇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伯公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628 「𠤳」望2.46   「䀇」說文‧皿部       「䀇」
  「」季宮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572 「」信2.05            
  「」仲其父簠西周晚期集成4483 「」包2.153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𥂩
𥂤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瀔(gu3)
    2. 鹘(gu3)
    3. 𠔌(gu3)
    4. 轂(gu3)
    5. 䀰(gu3)
    6. 䍍(gu3)
    7. 皼(gu3)
    8. 谷(gu3)
    9. 鈷(gu3)
    10. 賈(gu3)
    11. 嗗(gu3)
    12. 诂(gu3)
同部首
    1. 盦
    2. 䀅
    3. 盡
    4. 盌
    5. 盄
    6. 㿽
    7. 盃
    8. 益
    9. 盅
    10. 盀
    11. 盂
    12. 㿾
同筆畫
    1. 犟
    2. 螉
    3. 㷵
    4. 擈
    5. 𠙰
    6. 輰
    7. 髻
    8. 䐺
    9. 璚
    10. 㡤
    11. 濉
    12. 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