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ái

pài

ㄆㄞˊ

ㄆㄞˋ

部首 水

部外 14

總筆畫 17

𣴪 𤀥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D7A

左右结构

441314314325113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trf

ehhj

vmne

38146

拼音 pái pài

注音 ㄆㄞˊ ㄆㄞˋ

部首 水 部外 14總筆劃 17

統一碼 3D7A筆順 44131431432511312

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㵺

pài ㄆㄞˋ

  1. 古水名。《説文•水部》:“㵺,水。在丹陽。”段玉裁注:“未聞。”桂馥義證:“或省作渒。《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芍陂有舊溝,引渒水入陂。《寰宇記•壽州•六安縣》:渒水枕縣西門外三十步,源出多智山。”
  2. 種。《廣雅•釋地》:“㵺,種也。”

英語 name of a stream in ancient times; in Danyang, to plant; to sow

© 漢典
【巳集上】【水】 𣴪·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㵺”字頭,請參考“𣴪”字。)
【巳集上】【水】 𣴪·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匹詣切【集韻】匹計切,𠀤音媲。水名。【說文】水出汝南弋陽垂山,東入淮。

又【唐韻】府移切【集韻】賔彌切,𠀤音𤰞。義同。 【玉篇】與𤀥同。

© 漢典
【卷十一】【水】

㵺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在丹陽。从水箄聲。匹卦切

『說文解字注』

(㵺)㵺水。在丹陽。未聞。从水。箄聲。匹卦切。十六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簰(pai2)
    2. 簲(pai2)
    3. 䱝(pai2)
    4. 輫(pai2)
    5. 棑(pai2)
    6. 排(pai2)
    7. 俳(pai2)
    8. 䃻(pai2)
    9. 猅(pai2)
    10. 徘(pai2)
    11. 犤(pai2)
    12. 箄(pai2)
    13. 沠(pai4)
    14. 湃(pai4)
    15. 㭛(pai4)
    16. 蒎(pai4)
    17. 哌(pai4)
    18. 派(pai4)
    19. 渒(pai4)
    20. 䖰(pai4)
    21. 䮘(pai4)
    22. 𠂢(pai4)
    23. 鎃(pai4)
同部首
    1. 澣
    2. 沱
    3. 灏
    4. 潽
    5. 濧
    6. 㵇
    7. 泯
    8. 洰
    9. 泒
    10. 淩
    11. 潊
    12. 湮
同筆畫
    1. 斵
    2. 璐
    3. 鍦
    4. 謓
    5. 㽆
    6. 縰
    7. 韓
    8. 蟄
    9. 䬏
    10. 䠝
    11. 檘
    12. 濰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