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ì

ㄋㄧˋ

部首 水

部外 2

總筆畫 6

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CBB

左右结构

322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iy

oe

nkv

22290

拼音 nì

注音 ㄋㄧˋ

部首 水 部外 2總筆劃 6

統一碼 3CBB筆順 322534

㲻 基本解釋

英語 (ancient form of U+6EBA 溺) sunk; perished, drawned; infatuated

© 漢典
【巳集上】【水】 㲻·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㲻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㲻·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2

【玉篇】古文溺字。【元包經】大過舟㲻于水。〇按《說文》溺字註與弱水之弱同,而灼切。㲻字註沒也,奴歷切,音義迥別。今《禹貢》弱水通作弱,無水旁,似宜从《禹貢》爲正。而沉㲻之㲻則槩作溺。今依《玉篇》作古文溺字,二字遂爲古今文,存以備考。

© 漢典
【卷十一】【水】

㲻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没也。从水从人。奴歴切

『說文解字注』

(㲻)𣳚也。此沈溺之本字也。今人多用溺水水名字爲之。古今異字耳。玉篇引孔子曰。君子㲻於口。小人㲻於水。顧希馮所見禮記尚作㲻。从水人。讀與溺同。奴歷切。古音葢在二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䀑(ni4)
    2. 愵(ni4)
    3. 氼(ni4)
    4. 睨(ni4)
    5. 嫟(ni4)
    6. 泥(ni4)
    7. 嬺(ni4)
    8. 腻(ni4)
    9. 逆(ni4)
    10. 䵒(ni4)
    11. 胒(ni4)
    12. 膩(ni4)
同部首
    1. 汬
    2. 㴅
    3. 氹
    4. 瀪
    5. 漦
    6. 㶗
    7. 灥
    8. 氽
    9. 沯
    10. 浆
    11. 沓
    12. 㳼
同筆畫
    1. 𠀝
    2. 𠚃
    3. 虍
    4. 𠓣
    5. 式
    6. 𠚽
    7. 邡
    8. 㝍
    9. 纤
    10. 兴
    11. 汔
    12. 朵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