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niè

ㄋㄧㄝˋ

部首 大

部外 5

總筆畫 8

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694

上下结构

13443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ufj

ktj

gdub

40401

拼音 niè

注音 ㄋㄧㄝˋ

部首 大 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3694筆順 13443112

㚔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㚔

niè ㄋㄧㄝˋ

  1. 古代的刑具。《説文•㚔部》:“㚔,所以驚人也。”沈濤古本考:“《五經文字》云:‘㚔,所以犯驚人也。’當本《説文》,是古本有‘犯’字。”李亚农《殷契雜釋》:“今人則謂(㚔)為刑具之象形,大概手栲之類,有囚繫、撻伐、膺懲、拘執、攻擊一類的意思。”
  2. 大聲。《説文•㚔部》:“㚔,一曰大聲。一曰讀若瓠。”沈濤古本考:“此條頗多舛誤。祁相國曰:‘一曰讀若瓠’,‘一曰’二字衍。《漢志》‘河東郡狐讘縣’《集韻》作‘瓠讘。’《史》、《漢》侯表作‘瓡讘’。‘狐’、‘瓠’、‘瓡’蓋皆‘㚔’字之譌。讘為多言,㚔為大聲,義相近,而音讀如瓠。”徐灝注箋则以为“讀若瓠,當是輒字之譌。”并引《漢書•地理志》顔師古注曰:“瓠,即執字。”嚴章福校議議:“許所見當有以執為㚔者,是假借也。”
  3. 不斷作惡。《説文•幸部》:“一曰俗語以盜不止為㚔。”《左傳•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清承培元《説文引經證例》:“《左傳》曰‘則國無㚔民。諺曰:民之多㚔’,兩卒字今皆譌𡴘〔幸〕。左氏云‘諺’鄦(許)云‘俗語’,可證也。傳上言‘晋盜逃秦’,故云‘無㚔民’,猶言‘無盜民’也。多盜民,國之不𡴘也。”

其它字義


● 㚔

xìng ㄒㄧㄥˋ

  1. 同“幸”。《玉篇•㚔部》:“㚔,今作幸。”漢高眹《脩周公禮殿記》:“人懷僥㚔。”清顧藹吉《隸辨•耿韻》:“碑蓋譌㚔為𡴘,今俗作幸。”清徐灝《説文解字注箋•㚔部》亦云:“此字隸變與徼幸字相亂。”元汪大淵《島夷志略•勾欄山》:“國初軍士征闍婆,遭風於山下,輒損舟,一舟㚔免。”

英語 instrument of torture used in ancient times, loud, an evil doer all the times, (same as 幸) to rejoice, fortunate; prosperous

© 漢典
【丑集下】【大】 㚔·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㚔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㚔·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尼輒切,音聶。【說文】所以驚人也。一曰俗以盜不止爲㚔。或曰怙終也。

又曰:犯罪不止也。

又【玉篇】古文幸字。註詳干部五畫。

© 漢典
【卷十】【幸】

㚔 《说文解字》

【卷十】【幸】
『說文解字』

所以驚人也。从大从𢆉。一曰大聲也。凡幸之屬皆从幸。一曰讀若瓠。一曰俗語以盜不止爲幸,幸讀若籋。尼輒切

『說文解字注』

(㚔) 所㠯驚人也。从大。从𦫳。 各本作从𢆉。五經文字曰:說文从大从𦫳。𦫳音干。今依漢石經作幸。又曰:𡘺者,說文。執者,經典相承。凡報之類同是。則張氏所據說文與今本迥異如是。今隷用石經體,且改說文此部皆作幸,非也。今皆正。干者,犯也。其人有大干犯而觸罪,故其義曰所以驚人,其形从大干會意。 一曰大聲也。 此別一義。 凡𢆎之屬皆从𢆎。一曰讀苦瓠。 五字未詳。疑當作一曰讀若執,在讀若籋之下。 一曰俗語㠯盜不止爲𢆎。 又一義。按玉篇此義不系說文,廣韵引說文亦無此語。十字恐後人所沾。大徐本曡㚔字。 讀若籋。 尼輒切。七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齧(nie4)
    2. 巕(nie4)
    3. 㮆(nie4)
    4. 踂(nie4)
    5. 踙(nie4)
    6. 糱(nie4)
    7. 㘿(nie4)
    8. 嗫(nie4)
    9. 啮(nie4)
    10. 蠥(nie4)
    11. 颞(nie4)
    12. 噛(nie4)
同部首
    1. 奦
    2. 奆
    3. 奐
    4. 夷
    5. 夰
    6. 奠
    7. 夫
    8. 奝
    9. 㚑
    10. 奌
    11. 契
    12. 夼
同筆畫
    1. 䏒
    2. 歫
    3. 鸣
    4. 岦
    5. 刺
    6. 𠈉
    7. 疌
    8. 刵
    9. 房
    10. 呪
    11. 㘵
    12. 迠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