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ài

ㄊㄞˋ

部首 人

部外 10

總筆畫 12

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477

左右结构

325425113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cex

oibp

nzrr

22212

拼音 tài

注音 ㄊㄞˋ

部首 人 部外 10總筆劃 12

統一碼 3477筆順 325425113535

㑷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㑷

tài ㄊㄞˋ

 ◎ 同“態”。

英語 (same as 態) manner, bearing, behaviour, policy, attitude

© 漢典
【子集中】【人】 㑷·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㑷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 㑷·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10

【玉篇】他代切,同態。【說文】態或从人作㑷。

© 漢典
【卷十】【心】

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㑷”字頭,請參考“態”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意也。从心从能。㑷,或从人。他代切〖注〗徐鍇曰:“心能其事,然後有態度也。”

『說文解字注』

(態)意態也。各本作意也,少一字,今補。意態者,有是意因有是狀,故曰意態。猶䛐者意內而言外,有是意因有是言也。意者,識也。从心能。會意。心所能必見於外也。能亦聲。一部。


(㑷)或从人。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夳(tai4)
    2. 态(tai4)
    3. 䣭(tai4)
    4. 酞(tai4)
    5. 大(tai4)
    6. 㥭(tai4)
    7. 舦(tai4)
    8. 燤(tai4)
    9. 㑀(tai4)
    10. 忕(tai4)
    11. 溙(tai4)
    12. 钛(tai4)
同部首
    1. 倯
    2. 伇
    3. 偂
    4. 儵
    5. 傕
    6. 倿
    7. 𠏲
    8. 𠌙
    9. 𠊏
    10. 𠈴
    11. 倜
    12. 偟
同筆畫
    1. 扊
    2. 𠌝
    3. 棺
    4. 溂
    5. 葝
    6. 阓
    7. 傄
    8. 鈜
    9. 鈈
    10. 絴
    11. 圌
    12. 鈃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