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亠

部外 11

總筆畫 13

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A U+342E

上中下结构

41341122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fje|uaeu

ycttv

soer

00732

部首 亠 部外 11總筆劃 13

統一碼 342E筆順 4134112213534

㐮 基本解釋

英語 (same as 襄) to help; to assist, to achieve, to rise; to raise

© 漢典
【申集下】【衣】 襄·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襄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㐮”字頭,請參考“襄”字。)
【申集下】【衣】 襄·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古文〕𡣿𠆝𧞜【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𠀤音湘。【說文】漢令:解衣而耕謂之襄。

又上也。【書·堯典】懷山襄陵。【註】包山上陵也。

又【臯陶謨】思曰:贊贊襄哉。【疏】謂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

又除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襄也。

又成也。【左傳·定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禮也。

又駕也。【詩·鄭風】兩服上襄。【註】上駕,馬之最良者也。

又【小雅】跂彼織女,終日七襄。【箋】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暮七辰,辰一移,謂之七襄。

又【史記·諡法解】辟地有德曰襄,甲冑有勞曰襄。

又地名。【史記·高祖功臣侯表】襄平。【索隱曰】屬臨淮。【後漢·郡國志】上黨郡襄垣。

又【廣韻】州名,本楚之西津,魏置襄陽郡,西魏攺襄州,因水立名。【韻會】宋升襄陽府。

又姓。【後漢·襄楷傳註】《風俗通》曰:襄姓,楚大夫襄老之後。 【說文】作𧞻。

又𦦶、𦦬。

© 漢典
【】【】

襄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㐮”字頭,請參考“襄”字:)
【】【】
『說文解字注』

(襄)漢令。解衣而耕謂之𧞻。而字依韵會補。此襄字所以从衣之本義。惟見於漢令也。引伸之爲除去。爾雅釋言、詩牆有茨出車傳皆曰。襄、除也。周書謚法云。辟地有德曰襄。凡云攘地、攘夷狄皆襄之假借字也。又引伸之爲反復。大東傳云。襄、反也。謂除此而復乎彼也。釋言又曰。襄、駕也。此驤之假借字。凡云襄上也、襄舉也皆同。又馬注皋陶謨曰。襄、因也。謚法因事有功曰襄。此又攘之假借字。有因而盜曰攘。故凡因皆曰攘也。今人用襄爲輔佐之義。古義未嘗有此。从衣。𤕦聲。息良切。十部。


(𡣿)古文𧞻。不能得其會意形聲所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𠄸
    2. 𠄯
    3. 𠄱
    4. 亏
    5. 亐
    6. 𠄬
    7. 𠄦
    8. 𠄫
    9. 𠄭
    10. 𠄿
    11. 云
    12. 㐩
同筆畫
    1. 歈
    2. 嵣
    3. 䅕
    4. 䔉
    5. 溦
    6. 𠍕
    7. 槩
    8. 𠍌
    9. 㾤
    10. 𠘂
    11. 㝤
    12. 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