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ǔ

ㄨˇ

部首 丿

部外 1

總筆畫 2

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3405

單體結構

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y|rty

k

osaa

40000

拼音 wǔ

注音 ㄨˇ

部首 丿 部外 1總筆劃 2

擴展A 3405筆順 34

㐅 基本解釋

●㐅

wǔ ㄨˇ


  1. 同「五」。《説文•五部》:「㐅,古文五省。」《集韻•姥韻》:「五,古作㐅。」

英語 (an ancient form of U+4E94 五) five

【漢典】
【子集上】【丿】 㐅·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㐅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丿】 㐅·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說文】古文五字。註詳二部二畫。

【漢典】
【卷十四】【五】

五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㐅”字頭,请參考“五”字:)
【卷十四】【五】
《說文解字》

五行也。从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凡五之屬皆从五。㐅,古文五省。疑古切〖注〗臣鉉等曰:二,天天地也。〖注〗𠄡,古文。文一 重一

《說文解字注》

(五)五行也。古之聖人知有水火木金土五者,而後造此字也。从二,像天地。侌昜在天地閒交午也。此謂㐅也。卽釋古文之意。水火木金土相尅相生,陰陽交午也。疑古切。五部。凡五之屬皆从五。


(㐅)古文五如此。小篆益之以二耳。古文像陰陽午貫之形。毛詩:七月鳴鴂。王肅云:當爲五月。正爲古文五與七相近似。

【漢典】

㐅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五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庑(wu3)
    2. 䅶(wu3)
    3. 怃(wu3)
    4. 瞴(wu3)
    5. 娬(wu3)
    6. 躌(wu3)
    7. 武(wu3)
    8. 伍(wu3)
    9. 䳇(wu3)
    10. 㐏(wu3)
    11. 㒇(wu3)
    12. 㵲(wu3)
同部首
    1. 𠃁
    2. 𠂯
    3. 𠂳
    4. 𠂈
    5. 𠂐
    6. 𠂪
    7. 𠂗
    8. 𠂞
    9. 𠃃
    10. 𠃆
    11. 乇
    12. 𠂭
同筆畫
    1. 乂
    2. 又
    3. 八
    4. 𠂇
    5. 𠘧
    6. 𠙴
    7. 匸
    8. 九
    9. 𠄠
    10. 刁
    11. 厂
    12. 冂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