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矛

部外 16

总笔画 21

䂎 𥎞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539D

左右结构

545233121353121352534

五笔

郑码

cbtm

xsrl

部首 矛 部外 16总笔画 21

扩展B 2539D笔顺 545233121353121352534

𥎝 基本解释

● 𥎝


  1. 同“䂎”。
【漢典】
【午集中】【矛】 䂎·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9

↳䂎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𥎝”字头,请参考“䂎”字。)
【午集中】【矛】 䂎·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9

【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正韻】祖管切,𠀤音纂。【博雅】䂎謂之鋋。【北史·王思政傳】東魏來攻潁川,思政作火䂎,火箭,焚其攻具。【隋書·煬帝紀】五年,民閒䂎刃之類,皆禁絕之。【元史·儀仗志】䂎制如戟,鋒刃兩旁微起,下有鐏銳。

又【廣韻】子算切【集韻】祖算切,𠀤纂去聲。義同。

又【廣韻】七亂切【集韻】取亂切,𠀤音竄。小矟也。

又【集韻】七丸切,竄平聲。遙捉矛也。 【集韻】同鑹。【玉篇】亦作𥎥。俗作䂎。【韻會】同鐏,非。

【漢典】

𥎝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䂎
𥎞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䂍
    2. 矛
    3. 矞
    4. 䂊
    5. 䂎
    6. 䂇
    7. 䂉
    8. 䂌
    9. 矝
    10. 矡
    11. 矟
    12. 矠
同笔画
    1. 䳶
    2. 䴨
    3. 譶
    4. 䍥
    5. 儺
    6. 櫺
    7. 鶽
    8. 颦
    9. 䭝
    10. 鶲
    11. 孈
    12. 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