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kuǎ

ㄎㄨㄚˇ

部首 釒

部外 6

总笔画 14

錁 𨨆 𩊓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299

左右结构

3411243113411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dfn

ckms

pgbz

84127

拼音 kuǎ

注音 ㄎㄨㄚˇ

部首 釒 部外 6总笔画 14

基本区 9299笔顺 34112431134115

銙 基本解释

● 銙

kuǎ ㄎㄨㄚˇ


  1. 古代附于腰带上的装饰品,用金、银、铁、犀角等制成:“至唐高祖……一品、二品~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银,庶人以铁。”
  2. 形似带銙的一种茶,称“銙茶”。
  3. 量词,计算茶叶銙数的单位。
【漢典】
【戌集上】【金】 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銙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銙·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6

【廣韻】【集韻】【韻會】𠀤苦瓦切,音骻。帶具。【唐書·柳渾傳】玉工爲帝作帶,誤毀一銙。【正字通】唐制,帶,一、二品銙以金,六品已上犀,九品已上銀,庶人鐵。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台,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唐之十三銙卽此式初制也。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義同。 【集韻】本作𩊓。亦作錁。

【漢典】

銙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ɑ˨˩˦ 韩语罗马 KWA现代韩语 과越南语 giơ khoá

粤语 kwaa1 kwaa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銙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錁
𨨆
𩊓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䦚(kua3)
    2. 楇(kua3)
    3. 垮(kua3)
    4. 侉(kua3)
同部首
    1. 釒
    2. 鈲
    3. 鐴
    4. 釱
    5. 鍱
    6. 銶
    7. 鏭
    8. 鐐
    9. 䤢
    10. 鑬
    11. 鋴
    12. 鈿
同笔画
    1. 鉸
    2. 搿
    3. 漟
    4. 鹕
    5. 趚
    6. 㗢
    7. 摷
    8. 愳
    9. 䤪
    10. 閭
    11. 緺
    12. 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