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ǐng

bì

ㄅㄧㄥˇ

ㄅㄧˋ

部首 韋

部外 8

总笔画 17

鞞 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93C2

左右结构

52125115232511312

五笔

仓颉

郑码

nhkf

dqhwj

xjne

拼音 bǐng bì

注音 ㄅㄧㄥˇ ㄅㄧˋ

部首 韋 部外 8总笔画 17

统一码 293C2笔顺 52125115232511312

𩏂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𩏂

bǐng ㄅㄧㄥˇ

     ◎ 同“鞞”。刀剑鞘。

其它字义


● 𩏂

bì ㄅㄧˋ

     ◎ 同“韠”。

© 汉典
【戌集中】【革】 鞞·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鞞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𩏂”字头,请参考“鞞”字。)
【戌集中】【革】 鞞·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𠀤音𩊖。【說文】刀室也。【玉篇】劒削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

又【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𠀤音俾。義同。【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西謂之鞞。【註】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𤰞。牛鞞,縣名,在蜀。【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註】孟康曰:鞞音髀。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本作郫。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𠀤音椑。【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疏】釋名,鞞,助也。裨助鼓節。【廣韻】本作鼙。【集韻】或作𧯿。

© 汉典
【卷三】【革】

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𩏂”字头,请参考“鞞”字:)
【卷三】【革】
『說文解字』

刀室也。从革卑聲。并頂切

『說文解字注』

(鞞)刀室也。刀部曰。削、鞞也。削鞘古今字。音肖。小雅、大雅毛傳不同。說詳玉部。从革。卑聲。幷頂切。古音當在十六部。支淸多合韵。故今音入迥韵。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柄(bing3)
    2. 棅(bing3)
    3. 䴵(bing3)
    4. 秉(bing3)
    5. 鞞(bing3)
    6. 鞆(bing3)
    7. 餠(bing3)
    8. 陃(bing3)
    9. 炳(bing3)
    10. 禀(bing3)
    11. 鈵(bing3)
    12. 鞸(bing3)
    13. 湢(bi4)
    14. 鶝(bi4)
    15. 韠(bi4)
    16. 滗(bi4)
    17. 䄶(bi4)
    18. 粊(bi4)
    19. 廦(bi4)
    20. 髲(bi4)
    21. 蓽(bi4)
    22. 㙄(bi4)
    23. 紴(bi4)
    24. 筚(bi4)
同部首
    1. 䪐
    2. 韓
    3. 䪛
    4. 韞
    5. 韌
    6. 韛
    7. 韒
    8. 䪜
    9. 韗
    10. 䪙
    11. 䪏
    12. 䪖
同笔画
    1. 䠚
    2. 觲
    3. 簄
    4. 䌑
    5. 䰩
    6. 臅
    7. 鵧
    8. 壙
    9. 䠢
    10. 糟
    11. 燛
    12. 䮎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