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tè

ㄊㄜˋ

部首 虫

部外 10

总笔画 16

蟘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3A2

左右结构

251214154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jamy

liipc

ihlo

拼音 tè

注音 ㄊㄜˋ

部首 虫 部外 10总笔画 16

统一码 273A2笔顺 2512141542511134

𧎢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𧎢

tè ㄊㄜˋ

     ◎ 同“蟘”。

© 汉典
【申集中】【虫】 𧎢·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𧎢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𧎢·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唐韻】徒得切【韻會】【正韻】敵得切,𠀤音特。食苗葉蟲。 【集韻】本作蟘,亦作螣、𧈩。

© 汉典
【】【】

𧎢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蟲食苗葉者。見爾雅、毛傳。吏气貸則生蟘。貣各本作貸。今正。气、貣皆求也。貝部曰:貣從人求物也。冥螟、貣𧎢皆曡韵。左傳曰:妖由人興也,人無釁焉,妖不自作。故螟、𧎢、蟊之害皆由吏。鄭箋大田云:明君以正己而去之。正己可去,則不正可招。李巡、孫炎皆謂由政所致也。从虫貣,貣亦聲。各本篆作蟘,解作从虫貸,貸亦聲。今正。徒得切。一部。叚螣字爲之。一部與六部合聲也。《詩》曰:“去其螟𧎢。”小雅大田文。今詩作螣,叚借字也。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犆(te4)
    2. 脦(te4)
    3. 㧹(te4)
    4. 慝(te4)
    5. 鋱(te4)
    6. 特(te4)
    7. 铽(te4)
    8. 㥂(te4)
    9. 忒(te4)
    10. 蟘(te4)
    11. 忑(te4)
同部首
    1. 蝢
    2. 蚌
    3. 䖽
    4. 蠡
    5. 虵
    6. 螜
    7. 䘇
    8. 螄
    9. 蚏
    10. 蚫
    11. 蛩
    12. 䖬
同笔画
    1. 㲷
    2. 䌈
    3. 冀
    4. 䩣
    5. 黖
    6. 朤
    7. 覨
    8. 耩
    9. 澲
    10. 䏁
    11. 噦
    12. 螡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