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部首

异体字

sōng

部首 虫

部外 8

总笔画 14

蚣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33B

上下结构

12343554251214

五笔

仓颉

郑码

swcj

dilmi

fozi

拼音 sōng

部首 虫 部外 8总笔画 14

统一码 2733B笔顺 12343554251214

𧌻 基本解释

© 汉典
【申集中】【虫】 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蚣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𧌻”字头,请参考“蚣”字。)
【申集中】【虫】 蚣·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唐韻】【正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玉篇】蜈蚣也。【本草別錄】蜈蚣,生大吳川谷及江南,頭足赤者良。宗奭曰: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黃。有被螫者,以烏雞屎或大蒜塗之,卽愈。時珍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鬚岐尾,性畏蜘蛛,以溺射之,卽斷爛。

又草名。地蜈蚣,生塍野中,形穗甚長,根葉入藥,治一切癰腫。

又【集韻】思融切,音嵩。蚣蝑。詳蜙字註。

又思恭切,音淞。義同。

又【韻會】諸容切,音鐘。亦蟲名。

© 汉典
【】【】

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𧌻”字头,请参考“蚣”字:)
【】【】
『說文解字注』
蜙蝑也。从虫。胥聲。相居切。五部。陸氏引許愼先呂反。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蟡
    2. 䖹
    3. 䖺
    4. 螧
    5. 䖻
    6. 蜮
    7. 䗄
    8. 蚘
    9. 䖮
    10. 䗏
    11. 螥
    12. 䖼
同笔画
    1. 漰
    2. 蔵
    3. 䔪
    4. 畻
    5. 䟺
    6. 聢
    7. 搿
    8. 墂
    9. 読
    10. 箂
    11. 㙤
    12. 赫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