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艹

部外 15

总笔画 18

藻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7051

上下结构

1212441545454342444

五笔

仓颉

郑码

FFIN

teip

evou

部首 艹 部外 15总笔画 18

统一码 27051笔顺 1212441545454342444

𧁑 基本解释

© 汉典
【申集上】【艸】 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藻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𧁑”字头,请参考“藻”字。)
【申集上】【艸】 藻·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6

【唐韻】【韻會】𠀤子皓切,音早。【說文】水草也。【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薻、𧅂。【干祿字書】俗作𦸼。

又𧀉。

© 汉典
【】【】

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𧁑”字头,请参考“藻”字:)
【】【】
『說文解字注』
薻或从澡。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荞
    2. 蔾
    3. 䒓
    4. 蕓
    5. 荢
    6. 䔁
    7. 蒕
    8. 荩
    9. 蓶
    10. 荺
    11. 䕚
    12. 薎
同笔画
    1. 㵽
    2. 癑
    3. 瓊
    4. 罇
    5. 㿍
    6. 鼖
    7. 䁵
    8. 鎖
    9. 瀔
    10. 䪭
    11. 鎲
    12. 䕠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