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竹

部外 12

总笔画 18

箠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5D13

上下结构

314314334343434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ttwf

hhog

mmob

部首 竹 部外 12总笔画 18

统一码 25D13笔顺 314314334343434121

𥴓 基本解释

© 汉典
【未集上】【竹】 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箠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𥴓”字头,请参考“箠”字。)
【未集上】【竹】 箠·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集韻】是爲切,音垂。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篠簳、箛箠。

又【廣韻】竹垂切【集韻】株垂切,又中葵切,𠀤音追。竹節也。

又【廣韻】之累切【集韻】【韻會】主蘂切,𠀤音捶。擊馬策也。【史記·張耳陳餘傳】杖馬箠,下趙數十城。

又【集韻】是棰切,音菙。義同。

又笞𠛬也。【前漢·𠛬法志】景帝中六年定箠令,笞者箠長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節。當笞者笞臋,毋得更人。畢一罪,乃更人。自是笞者得全。

© 汉典
【卷五】【竹】

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𥴓”字头,请参考“箠”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擊馬也。从竹𡍮聲。之壘切

『說文解字注』

(箠)所㠯擊馬也。所㠯二字今補。假借爲杖人之稱。漢書定箠令是也。周禮假垂爲箠。垂氏掌共燋契是也。从竹。垂聲。之壘切。按壘當作累。古音在十七部。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簂
    2. 笣
    3. 籤
    4. 箂
    5. 篨
    6. 笎
    7. 䇝
    8. 簕
    9. 䉩
    10. 笺
    11. 笯
    12. 筜
同笔画
    1. 鎐
    2. 臎
    3. 雟
    4. 璧
    5. 蟟
    6. 爁
    7. 櫚
    8. 䵽
    9. 餼
    10. 㠢
    11. 蟖
    12. 䉔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