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竹

部外 8

总笔画 14

篸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5BBE

上下结构

31431454134333

五笔

仓颉

郑码

tcde

hikh

mzgp

部首 竹 部外 8总笔画 14

统一码 25BBE笔顺 31431454134333

𥮾 基本解释

© 汉典
【未集上】【竹】 篸·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篸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𥮾”字头,请参考“篸”字。)
【未集上】【竹】 篸·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集韻】疏簪切,音森。【說文】差也。一曰竹長貌。

又【集韻】初簪切,音梫。篸𥰭,竹貌。

又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篸𥰭。【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正韻】祖含切。𠀤同簪。【博雅】𥯖謂之簪。或作𥸢,或作篸。【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靑羅帶,山爲碧玉篸。

又【廣韻】側岑切【集韻】緇岑切,𠀤音斟。同鍼、針,所以綴衣。

又【廣韻】【集韻】𠀤作紺切。【篇海】簪去聲,以針篸物也。

© 汉典
【卷五】【竹】

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𥮾”字头,请参考“篸”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差也。从竹𠻝聲。所今切

『說文解字注』

(篸)篸差也。各本差上無篸。此淺人謂爲複舉字而刪之也。集韵。篸差竹皃。初簪切。又篸竹長皃。疏簪切。按木部槮、木長皃。引槮差䓷菜。葢物有長有短則參差不齊。竹木皆然。今人作參差。古則从竹、从木也。从竹。參聲。所今切。七部。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笇
    2. 䉜
    3. 篽
    4. 䈜
    5. 笵
    6. 签
    7. 笈
    8. 䈅
    9. 䈣
    10. 笹
    11. 節
    12. 筬
同笔画
    1. 稱
    2. 閣
    3. 榖
    4. 賓
    5. 㯈
    6. 翞
    7. 滬
    8. 䣞
    9. 䨑
    10. 嫳
    11. 鲚
    12. 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