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ū

ㄐㄩ

部首 氵

部外 11

总笔画 14

沮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3ED0

左右结构

44121531525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ihag

eypm

vilc

拼音 jū

注音 ㄐㄩ

部首 氵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23ED0笔顺 44121531525111

𣻐 基本解释

基本字義


● 殘

jū ㄐㄩˉ

  1. 水名。亦作沮水。源出陕西省黄陵县西子午岭,东经县南注入北洛水。《説文•水部》:“𣻐,水。出北地直路西, 東入洛。”王筠句讀:“羣書作‘沮’。《地理志》北地郡直路縣,沮水出東,西入洛。’《水經注》引作‘出西,東入洛。’《水經》:‘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入洛。”
© 汉典
【巳集上】【水】 𣻐·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𣻐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𣻐·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𠀤音𣙁。水名。【說文】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

又【廣韻】七余切【集韻】千余切,𠀤音疽。義同。

© 汉典
【卷十一】【水】

𣻐 《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从水虘聲。側加切

『說文解字注』

(𣻐)𣻐水。出北地直路西,東入洛。北地郡直路,見前志。今未聞。前志直路下曰:沮水出東,西入洛。水經曰:沮水、出北地直路縣,東過馮翊祋祤縣北,東入於洛。按前志當云出西,東入。今本誤倒。洛者,上文出北地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之水也。酈注謂沮水下流合銅官,注鄭渠,而東入洛。自鄭渠湮廢,沮水故道難考矣。今沮水出陝西鄜州中部縣西北子午山,東流經駱駝岡翟道山南,俗曰沮水,有子午河自西來會。又東有慈烏河西南來會,東南流經縣城南。又東稍北三十餘里入洛河。葢非班、許、水經所謂也。禹貢道渭自鳥鼠同穴,東會于灃。又東會于涇。又東過漆沮,入于河。尙書某氏傳云:漆沮,一水名。亦曰洛水。水經:渭水又東過華陰縣北。注云:洛水入焉。闞駰以爲漆沮之水也。是則洛水之下流,古稱漆沮。炳焉可信。尙書傳云:漆沮,一水名。亦曰洛水。正義申之曰:孔以爲洛水一名漆沮,文理甚明。言一水名者,正恐人疑爲二水也。今版本皆作二水名。然則亦曰洛水者,謂漆乎,謂沮乎。不可通矣。若周頌傳云漆沮,岐周之二水也。此言涇西之漆沮爲二水,以別於涇東之漆沮爲一水。雅頌皆舉涇西之二水,禹貢舉涇東之一水,各不同也。酈曰:濁水入沮至白渠,俗謂之漆水,又謂之爲漆沮水。此洛水所以得名漆沮與。从水,虘聲。側加切。古音在五部。子余切。與出漢中房陵之沮各字。漢書、經不別。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趄(ju1)
    2. 罝(ju1)
    3. 車(ju1)
    4. 锔(ju1)
    5. 据(ju1)
    6. 㪺(ju1)
    7. 跔(ju1)
    8. 鮈(ju1)
    9. 躹(ju1)
    10. 娵(ju1)
    11. 匊(ju1)
    12. 檋(ju1)
同部首
    1. 漮
    2. 泂
    3. 沛
    4. 淽
    5. 㴳
    6. 㳓
    7. 淉
    8. 潡
    9. 泦
    10. 汨
    11. 沺
    12. 瀔
同笔画
    1. 䄜
    2. 箦
    3. 遪
    4. 輓
    5. 僊
    6. 䐞
    7. 槂
    8. 盠
    9. 僜
    10. 潆
    11. 僗
    12. 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