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部首

异体字

shā

jí

jié

部首 氵

部外 4

总笔画 7

沙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3CA1

左右结构

4412344

五笔

仓颉

郑码

iinn

efo

vks

拼音 shā jí jié

部首 氵 部外 4总笔画 7

统一码 23CA1笔顺 4412344

𣲡 基本解释

© 汉典
【巳集上】【水】 沙·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沙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𣲡”字头,请参考“沙”字。)
【巳集上】【水】 沙·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所加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加切,𠀤音紗。【說文】水散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水經注】逢澤陂東北流爲新溝,又東北注梁爲沙水。

又【山海經】盧其之山,無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

又潁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潁爲沙。【註】謂大水溢出別爲小水之名。

又疏土也。【易·需卦】需于沙。【正義】沙,水旁之地。【詩·大雅】鳧鷖在沙。

又州名,在西徼外,取沙角山爲名,卽三秦記鳴沙山也。【廣輿記】沙州鳴沙山,峰勢危峻,沙如乾糖。天氣淸朗則沙鳴,聞數里外。

又流沙,西境極遠之地。【書·禹貢】西被于流沙。

又丘名。【爾雅·釋丘】邐迤曰沙丘。【疏】謂丘形斜行,連接而長者。

又長沙,郡名,屬楚。【廣輿記】今湖廣長沙府有長沙縣。

又長沙,星名。在軫旁,主壽命。見【史記·天官書】。

又水中有沙者曰沙衍。【𥠇天子傳】天子乃遂東征,南絕沙衍。

又沙汰,詳汰字註。

又【謝察微·算經】十塵爲沙,十沙爲纖。

又木名。【范成大·桂海草木記】沙木與杉同類,尤高大,葉尖成叢,穗少與杉異。

又豆名。【崔豹·古今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獵沙。虎豆,一名虎沙。馬豆,一名馬沙。

又吹沙,魚名。【爾雅·釋魚】鯊鮀。【郭璞註】今吹沙也。【陸璣註】魚狹而小,常張口吹沙,故曰吹沙。

又小而甘美之稱。【韓彥直·橘錄】沙橘取其細而甘美,或曰種之沙州之上,故其味特珍。然邦人稱物之小而甘美者必曰沙,如沙瓜,沙蜜,沙糖之類,特方言耳。

又沙門,謂勤行也。【佛說四十二章經】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爲法,名曰沙門。

又姓。宋勇將有沙世堅。

又借爲紗縠字。【周禮·天官】內司服素沙。【註】素沙,今之白縳也。以白縳爲裏,使之章顯。今世有紗縠者,名出于此。

又【集韻】蘇和切【正韻】桑何切,𠀤音蓑。亭名,在元城。【春秋·定七年】齊侯衞侯盟于沙。【註】今陽平元城縣東南有沙亭。

又與犧通。【詩·魯頌】犧尊將將。【鄭註】素何反。【毛傳】有沙飾也。

又酒名。【儀禮·大射儀兩壷獻酒註】獻讀爲沙。沙酒濁,特泲之,必摩沙者也。

又【集韻】山宜切,音釃。亦水傍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所稼切,音嗄。聲嘶也。【周禮·天官】內饔鳥皫色而沙鳴貍。【註】沙音所嫁反,或蘇他反。【疏】沙,嘶也。○按沙本有蘇何、山宜二切,不必又入歌支叶韻。今刪去。

© 汉典
【】【】

𣲡 《说文解字》

【】【】
『說文解字注』
譚長說。沙或从尐。少尐二字皆見小部。尐者、少也。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㳳
    2. 瀮
    3. 湅
    4. 澭
    5. 淴
    6. 渎
    7. 涯
    8. 漤
    9. 洭
    10. 泒
    11. 渓
    12. 添
同笔画
    1. 車
    2. 抑
    3. 进
    4. 狄
    5. 呀
    6. 沋
    7. 䂙
    8. 坜
    9. 疖
    10. 㕀
    11. 局
    12. 㪀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