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支

部外 4

总笔画 8

扶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EBB

左右结构

11341254

五笔

仓颉

郑码

fwfc

qoje

bdex

部首 支 部外 4总笔画 8

统一码 22EBB笔顺 11341254

𢺻 基本解释

© 汉典
【卯集中】【手】 扶·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扶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𢺻”字头,请参考“扶”字。)
【卯集中】【手】 扶·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古文〕𢻳𢱿【唐韻】防無切【集韻】【韻會】馮無切【正韻】逢夫切,𠀤音符。【說文】佐也。一曰相也。【揚子·方言】護也。【郭璞註】扶挾將護。【論語】顚而不扶。【前漢·高祖紀】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註】以義自助也。

又緣也。【晉語】侏儒扶盧。

又州名。扶州在隴右,唐屬山南道。

又澤名。【前漢·地理志扶柳縣註】地有扶澤,澤中多柳。

又姓。【前漢·藝文志】傳魯論語者,魯扶卿。

又【集韻】與芙通。扶蕖,荷也。

又與𩖬通。大風也。

又【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夫。【禮·投壺】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註】鋪四指曰扶。通作膚。【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註】側手曰膚,按指曰寸。

又幼小貌。【揚子·太𤣥經】赤子扶扶。

又【集韻】蓬逋切,音蒲。與匍同。手行也。【左傳·昭二十一年】扶伏而擊之。【註】伏,蒲北反。【禮·檀弓】詩云:扶服救之。【陸氏音義】作匍匐,音同。

又【前漢·天文志】晷長爲潦,短爲旱,奢爲扶。【註】鄭氏曰:扶當爲蟠,齊魯之閒聲如酺酺,扶聲近蟠,止不行也。晉灼曰:扶,附也,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

又叶房尤切,音浮。【陸雲·答兄詩】昔我先公,爰造斯猷。今我六蔽,匪崇克扶。

© 汉典
【卷十二】【手】

扶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𢺻”字头,请参考“扶”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左也。从手夫聲。𢻳,古文扶。防無切

『說文解字注』

(扶)左也。左俗本改作佐。非。左下曰。手相助也。从手。夫聲。防無切。五部。


(𢻳)古文扶。从攴。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㩺
    2. 支
    3. 攲
    4. 㩽
    5. 攳
    6. 攱
    7. 㩾
    8. 攰
    9. 㩼
    10. 㩻
同笔画
    1. 宖
    2. 剆
    3. 歫
    4. 垃
    5. 㑚
    6. 泣
    7. 㚻
    8. 殁
    9. 绊
    10. 郕
    11. 皯
    12. 忞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