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扌

部外 10

总笔画 13

揆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2C95

左右结构

121543343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rwtd

qnok

dxma

部首 扌 部外 10总笔画 13

统一码 22C95笔顺 1215433431134

𢲕 基本解释

© 汉典
【卯集中】【手】 揆·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揆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𢲕”字头,请参考“揆”字。)
【卯集中】【手】 揆·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求癸切【集韻】【韻會】巨癸切,𠀤葵上聲。【說文】葵也。【爾雅·釋言】度也。【易·繫辭】初率其辭而揆其方。【註】循其辭,以度其義。【詩·鄘風】揆之以日。【史記·律書】癸之爲言揆也,言萬物可揆度,故曰癸。

又百揆,官名。【書·舜典】納于百揆。【傳】納舜于此官,揆度百事也。【後漢·百官志註】百揆,堯初別置,周更名冢宰。

又【正字通】渠惟切,音葵。字彙闕平聲,非。◎按唐韻,集韻諸書,揆字止收紙韻,不入支韻。經典釋文亦無平聲,从舊可也。本作𢲕。

© 汉典
【卷十二】【手】

揆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𢲕”字头,请参考“揆”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葵也。从手癸聲。求癸切

『說文解字注』

(揆)度也。各本作葵也。今依六書故所據唐本正。度者、法制也。因以爲揆度之度。今音分去入。古無二也。小雅。天子葵之。傳曰。葵、揆也。謂叚葵爲揆也。从手。癸聲。求癸切。十五部。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擽
    2. 擷
    3. 把
    4. 搬
    5. 搼
    6. 挣
    7. 撁
    8. 㩎
    9. 挠
    10. 抏
    11. 捷
    12. 擂
同笔画
    1. 嗷
    2. 裷
    3. 窡
    4. 谼
    5. 跳
    6. 㰻
    7. 韴
    8. 瑀
    9. 鉬
    10. 嵞
    11. 㨯
    12. 遤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