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尸

部外 7

总笔画 10

豚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1C70

左上包围结构

5131353334

五笔

仓颉

郑码

nei

smso

xmgq

部首 尸 部外 7总笔画 10

扩展B 21C70笔顺 5131353334

𡱰 基本解释

● 𡱰


  1. 同“𡰪”。《龍龕手鑑•尸部》:“𡱰,俗;𡰪,今。”
【漢典】
【酉集中】【豕】 豚·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𡱰”字头,请参考“豚”字。)
【酉集中】【豕】 豚·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唐韻】徒䰟切【集韻】【韻會】徒渾切【正韻】徒孫切,𠀤音屯。【說文】小豕也。【小爾雅】豬子曰豚。【易·中孚】豚魚吉。【孔疏】豚,獸之微賤者。【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豚曰腯肥。【周禮·天官·庖人】春行羔豚,膳膏香。

又地名。【左傳·定六年】公侵鄭,往不假道于衞。及還,陽虎使季、孟舍于豚澤,衞侯使彌子瑕追之。

又水名。【字彙補】豚水,在牂柯郡。

又姓。【印藪】有豚少公,漢人。

又河豚,魚名。與魨同。【博雅】鯸䱌,魨也。背靑,腹白,觸物卽怒,其肝殺人。【註】正今人名爲河豚者也。

又【廣韻】或作㹠。【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于其死母者。【晉書·謝混傳】每得一㹠,以爲珍膳。【音義】㹠,卽豚字。

又【集韻】通作肫。【晉書·王濟傳】蒸肫甚美。

又書作𧱸。【石鼓文】射其𧱸蜀。【釋文】作豚。

又書作𦚌。【石鼓文】又體如𦚌。【釋文】作豚。

又【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屯上聲。行曳踵也。【禮·玉藻】圈豚行不舉足。【註】豚性散,圈之則聚而回旋于其中。圈、豚𠀤上聲。

又【集韻】或作腯。【禮·曲禮】豚曰腯肥。【釋文】腯亦作豚。

又【韻會小補】徒困切,屯去聲。義同。

又【字彙補】都昆切,音墩。土豚,土墩也。【魏志·蔣濟傳】豫作土豚,遏絕湖水。

又叶徒丁切,音庭。【李尤·席銘】施席接賔,士無過賢。値時所有,何必羊豚。賢音𠛬。 【說文】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篆文从肉豕作豚。【玉篇】作𧱔。【類篇】作𦜼。【集韻】作𠭣。亦作腞。或作豘、𨔵。

【漢典】
【卷九】【豚】

↳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𡱰”字头,请参考“豚”字:)
【卷九】【豚】
《說文解字》

小豕也。从彖省,象形。从又持肉,以給祠祀。凡豚之屬皆从豚。豚,篆文从肉豕。徒魂切

《說文解字注》

(𢄉)小豕也。方言:豬,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豯。从古文豕。各本作从㣇省,象形五字。非也,今正。从又持肉,以給祠祀也。凡祭宗廟之禮,豕曰剛鬛。豚曰腯肥。又,手也。徒䰟切。十三部。凡𢄉之屬皆从𢄉。各本𢄉作豚。誤,今正。

(豚)篆文从肉豕。上古文,此小篆也。亦以上附二之例。不入豚於豕部附以古文𧱯者,以有从𧱯之𢖨則不得不立此部首也。爾雅音義曰:籒文作豚。玉篇亦曰:豚者,籒文皆誤。恐學者惑焉,故箸於此。

【漢典】

𡱰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豚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尸
    2. 㞡
    3. 屛
    4. 㞜
    5. 屖
    6. 㞘
    7. 層
    8. 尿
    9. 屁
    10. 屌
    11. 屭
    12. 屦
同笔画
    1. 帰
    2. 悖
    3. 酌
    4. 䓔
    5. 疻
    6. 祤
    7. 紕
    8. 娯
    9. 䓄
    10. 畘
    11. 凇
    12. 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