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uò

ㄗㄨㄛˋ

部首 土

部外 4

总笔画 7

坐

统一码

笔顺

扩展B U+21261

5234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CWFD

rog

zsob

拼音 zuò

注音 ㄗㄨㄛˋ

部首 土 部外 4总笔画 7

扩展B 21261笔顺 5234121

𡉡 基本解释

● 𡉡

zuò ㄗㄨㄛˋ


  1. 同“坐”。
【漢典】
【丑集中】【土】 坐·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𡉡”字头,请参考“坐”字。)
【丑集中】【土】 坐·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古文〕㘸【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

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

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

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

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

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

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鍼莊子爲坐。

又釋氏大坐曰跏趺。【蓮華經】結跏趺坐。

又與座通。【前漢·梅福傳】當戸牖之法坐。【註】正座也。

又姓。見【姓苑】。

又【集韻】徂果切,音睉。義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韻諸書訓註皆同,惟《轉註古音》坐註引《史記》高帝紀,遂坐上坐。《正義》云:前坐字,在果反,後坐字,在臥反。《字彙》行坐之坐讀上聲,非。《正字通》謂坐字在上聲者,叶音也,亦非。 本作𡋲。【說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

 

【漢典】
【卷十三】【土】

↳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𡉡”字头,请参考“𡊎”字:)
【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止也。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坐,古文坐。但臥切

《說文解字注》

(𡋲)止也。止,下基也。引申爲住止。凡言坐落,坐罪是也。引申爲席地而坐。小雅:不遑啓處。傳曰:啓,跪。處,居也。古謂跪爲啓。謂坐爲凥,爲處。凥俗作居。引申謂凡止箸爲坐。从畱省,从土。會意。徂臥切。十七部。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釋从土之意。从土不必土,猶畱从田不必田,皆謂所止也。故曰同意。

(坐)古文𡋲。今古文行而小篆廢矣。止必非一人,故从二人。左傳:鍼莊子爲坐。凡坐獄訟,必兩造也。

【漢典】

𡉡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坐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㸲(zuo4)
    2. 䩦(zuo4)
    3. 岝(zuo4)
    4. 祚(zuo4)
    5. 阼(zuo4)
    6. 䟶(zuo4)
    7. 唑(zuo4)
    8. 㑅(zuo4)
    9. 飵(zuo4)
    10. 㘴(zuo4)
    11. 袏(zuo4)
    12. 做(zuo4)
同部首
    1. 圳
    2. 塚
    3. 㙹
    4. 塧
    5. 㘿
    6. 㘩
    7. 坸
    8. 埵
    9. 壅
    10. 坙
    11. 塝
    12. 圬
同笔画
    1. 䂙
    2. 纯
    3. 肐
    4. 何
    5. 兌
    6. 冏
    7. 肛
    8. 㕯
    9. 材
    10. 杞
    11. 䒤
    12. 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