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pài

ㄆㄞˋ

部首 丿

部外 5

总笔画 6

派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0A2

左上包围结构

333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reu

hhv

pdrh

拼音 pài

注音 ㄆㄞˋ

部首 丿 部外 5总笔画 6

扩展B 200A2笔顺 333534

𠂢 基本解释

● 𠂢

pài ㄆㄞˋ


  1. 水的支流。后作“派”。《説文•𠂢部》:“𠂢,水之衺流别也。”段玉裁注:“𠂢與《水部》派音義皆同,派蓋後出耳。”《集韻•卦韻》:“𠂢,水分流也。”

英语 to branch

【漢典】
【子集上】【丿】 𠂢·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𠂢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丿】 𠂢·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派本字。【說文】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則分派也。【周伯琦曰】俗作派,非。

【漢典】
【卷十一】【𠂢】

𠂢 《说文解字》

【卷十一】【𠂢】
《說文解字》

水之衺流,別也。从反永。凡𠂢之屬皆从𠂢。讀若稗縣。匹卦切〖注〗徐鍇曰:“永,長流也。反卽分𠂢也。”

《說文解字注》

(𠂢)水之衺流別也。流別者,一水岐分之謂。禹貢曰:漾東流爲漢。沇東流爲沱。江東別爲沱。此言流別之始。釋水詳之。自河出爲灉,濟爲濋已下是也。流別則其勢必衺行,故曰衺流別。𠂢與水部派音義皆同,派葢後出耳。衺流別,則正流之長者較短而巠理同也,故其字从反永。从反永。匹卦切。十六部。凡𠂢之屬皆𠂢。讀若稗縣。禾部曰:琅邪有稗縣。今地理志作椑縣,誤也。小徐本作蜀稗縣,非。蜀衹有郫縣,音疲。

【漢典】

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永」甲3333合390 「永」𨓏作且丁鼎西周早期集成2310 「永」說文‧永部 「永」永始高鐙 「𠂢」
「永」甲2414合522 「永」𥃝尊西周早期集成6004 「永」西陲簡51.6
「永」京津143 「永」剌鼎西周中期集成2776 「永」孔宙碑
甲骨文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派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䮘(pai4)
    2. 鎃(pai4)
    3. 䖰(pai4)
    4. 㭛(pai4)
    5. 派(pai4)
    6. 渒(pai4)
    7. 哌(pai4)
    8. 沠(pai4)
    9. 㵺(pai4)
    10. 蒎(pai4)
    11. 汖(pai4)
    12. 湃(pai4)
同部首
    1. 乗
    2. 乎
    3. 乊
    4. 乓
    5. 乑
    6. 乔
    7. 乁
    8. 乂
    9. 乇
    10. 久
    11. 乀
    12. 乘
同笔画
    1. 㚨
    2. 凨
    3. 㞮
    4. 圶
    5. 㣕
    6. 乔
    7. 戎
    8. 讶
    9. 吆
    10. 肍
    11. 耒
    12. 㕧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