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异体字

部首 一

部外 4

总笔画 5

平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0012

上下结构

13415

五笔

仓颉

郑码

gwgn

mcmvs

aoaz

部首 一 部外 4总笔画 5

扩展B 20012笔顺 13415

𠀒 基本解释

● 𠀒


  1. 同“平”。《正字通•干部》:“平,篆作𠀒。”
【漢典】
【寅集下】【干】 平·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𠀒”字头,请参考“平”字。)
【寅集下】【干】 平·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2

〔古文〕𤔁𠀭【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𠀤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

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

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

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

又治之也。【詩·大雅】修之平之,其灌其栵。【疏】修理之平治之者,其爲灌木其爲栵木之處也。

又平服也。【詩·大雅】四方旣平,王國庶定。【疏】四方旣已平服,王國之內幸應安定。

又【玉篇】平,齊等也。【增韻】平,均也。【易·乾卦】雲行雨施,天下平也。【疏】言天下普得其利,而均平,不偏陂。【書·君奭】天壽平格。【疏】正義曰:平謂政敎均平也。

又【廣雅】平,均賦。【史記·平準書註】索隱曰:大司農屬官有平準令丞者,以鈞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貴之。平賦以相準,輸賦於京都,故命曰平準。

又樂聲不相踰越也。【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又【爾雅·釋詁】平,易也。【疏】易者,不難也。【後漢·班超傳】任尚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又歲稔也。【前漢·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又【諡法】執事有制曰平,治而無眚曰平,布綱治紀曰平。

又【爾雅·釋地】大野曰平。【疏】大野之澤。一名平。【韓愈·城南聮句】沙篆印迴平。【註】洪慶善曰:華山有靑柯平、種藥平,因地之平處也。

又臘月曰嘉平。【史記·秦始皇紀】更名臘曰嘉平。【註】茅盈內紀曰:盈曾祖父蒙於華山白日升天。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淸,時下𤣥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因改臘曰嘉平。索隱曰:廣雅云,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亦曰臘,秦更曰嘉平。蓋因歌謠之詞而改從殷號也。

又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則生,德剛則仰,德弱則俯。【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註】天下平,其華則平。

又廷尉平,官名。【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天下之平也。【前漢·百官表】宣帝地節三年,置廷尉左右平,秩六百石。

又平原,太平,平陸,𠀤地名。【爾雅·釋地】廣平曰原,高平曰陸。【疏】廣平曰原者,謂澤之廣平者亦曰原。漢以平原爲郡名。高平曰陸者,謂土地豐,正名爲陸。【又】東至日所出,爲太平,太平之人仁。【孟子】孟子之平陸。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平州北平郡。【廣韻】古山戎孤竹,白狄𡵟子二國之地,秦爲遼西郡,隋爲北平郡,唐爲平州。

又姓。【廣韻】齊相晏平仲之後。【前漢·平當傳】當哀帝時爲丞相,子晏歷位大司徒。

又複姓。【何氏姓苑】有平陵,平寧二氏。【姓譜】平陵氏,史記平陵老之後。

又【廣韻】房連切【集韻】【韻會】毗連切【正韻】蒲眠切,𠀤音㛹。【廣韻】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王道平平。【詩·小雅】平平左右。

又【韻會】均也。

又【韻會】皮命切,音病。平物賈也。【周禮·地官·質劑註】市中平賈,今時月平是也。

又【地官·質人註】質平也。主平定物賈。【揚子·方言】一鬨之市,必立之平。【後漢·五行志】桓帝初,京都童謠曰:游平買印自有平,不避豪賢及大姓。

又古與便辯通。【史記·五帝紀】便章百姓。【註】索隱曰:古文尚書作平,平旣訓便。因作便章。其今文作辯章。古文平字亦作便,便則訓辯,遂爲辯章。

又叶皮陽切,音龎。【張籍·祭韓愈詩】北臺臨稻疇,茂野多隂涼。板亭坐垂釣,煩苦稍巳平。

又【集韻】拼古作平。註詳手部八畫。

【漢典】
【卷五】【亏】

↳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𠀒”字头,请参考“平”字:)
【卷五】【亏】
《說文解字》

語平舒也。从亏从八。八,分也。爰禮說。釆,古文平如此。符兵切文五 重二

《說文解字注》

(平)語平舒也。引伸爲凡安舒之偁。从亏八。句。八,逗。分也。說从八之意。分之而勻適則平舒矣。符兵切。十一部。爰禮說。爰禮者,敘目云孝宣皇帝時沛人爰禮是也。

(𠀭)古文平如此。此等篆皆轉寫譌亂。何氏煌曰:玉篇中畫不𣃔。小篆疑从古文省也。今从玉篇。

【漢典】

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平」鄀公平侯鼎春秋早期集成2772 「平」曾160 「平」睡.效35 「平」說文古文 「平」泰山刻石 「𠀒」
「平」拍敦春秋集成4644 「平」說文‧于部 「平」老子甲後352
「平」金平劍戰國集成11609 「平」孫臏4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平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丂
    2. 下
    3. 丠
    4. 三
    5. 兩
    6. 与
    7. 万
    8. 丽
    9. 丞
    10. 丐
    11. 丣
    12. 丙
同笔画
    1. 㐎
    2. 辺
    3. 㠳
    4. 屶
    5. 㓚
    6. 且
    7. 疋
    8. 厇
    9. 令
    10. 矛
    11. 邚
    12. 丘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