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à

ㄧㄚˋ

部首 齒

部外 20

总笔画 35

简体 𫜰

𪚊 𪚋 𪙿 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F7E

上下结构

215315125125431213442121343413434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agb|hgkb

ykymu

ihsi

23772

拼音 yà

注音 ㄧㄚˋ

部首 齒 部外 20总笔画 35

基本区 9F7E笔顺 21531512512543121344212134341343452

齾 基本解释

● 齾

yà ㄧㄚˋ


  1. 缺齿。
  2. (器物)缺损:“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断~不存。”

法语 denté,ébréché,édenté,sans dent

【漢典】

齾 國語辭典

齾ㄧㄚˋyà
名
  1. 缺齒。《說文解字·齒部》:「齾,缺齒。」

  2. 野獸吃剩的東西。《廣韻·入聲·曷韻》:「齾,獸食之餘。」

  3. 器物的缺損。唐·韓愈、孟郊〈征蜀聯句〉:「更呼相簸蕩,交斫雙缺齾。」

【漢典】
【亥集下】【齒】 齾·康熙筆画:35 ·部外筆画:20

齾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齒】 齾·康熙筆画:35 ·部外筆画:20

【唐韻】五鎋切【集韻】牛轄切,𠀤音聐。【說文】缺齒也。

又【廣韻】獸食之餘曰齾。【釋名】獸曰齧。齧,齾也。所臨則禿齾也。

又【廣韻】器缺也。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正韻】牙八切,𠀤音櫱。義同。

【漢典】
【卷二】【齒】

齾 《说文解字》

【卷二】【齒】
《說文解字》

缺齒也。从齒獻聲。五鎋切

《說文解字注》

(齾)缺齒也。引伸凡缺皆曰𪚊。左傳曰:兩軍之士皆未憖也。杜曰:憖,缺也。釋文:憖,魚覲反,又魚轄反。按憖得有魚轄反者,正因本或作𪚊,陸氏失於不分别言之耳。正義曰:憖者缺之皃。今人猶謂缺爲憖。所據本必作𪚊。故如此云。下文葢有一本作憖之語,亦爲淺人𠜂之矣。从齒獻聲。五轄切。十五部。獻聲在十四部。合音也。

【漢典】

齾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ɑ˥˧

客家话 [海陆腔] ngiet7 ngat7 [客英字典] ngat7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at7粤语 ngaa3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曷韻 入聲 嶭小韻 五割切 一等 開口;疑母 鎋韻 入聲 齾小韻 五鎋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曷部 ;王力系统:疑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齾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齾」 說文‧齒部「齾」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𪚊
𪚋
𪙿
𫜰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玡(ya4)
    2. 㼤(ya4)
    3. 圠(ya4)
    4. 迓(ya4)
    5. 压(ya4)
    6. 軋(ya4)
    7. 䦪(ya4)
    8. 亜(ya4)
    9. 壓(ya4)
    10. 婭(ya4)
    11. 圔(ya4)
    12. 䂒(ya4)
同部首
    1. 齥
    2. 齡
    3. 齟
    4. 齰
    5. 齖
    6. 齷
    7. 齮
    8. 䶚
    9. 齚
    10. 齸
    11. 齘
    12. 齲
同笔画
    1. 䴒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