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鼎足而立

拼音 dǐng zú ér lì

注音 ㄉㄧㄥˇ ㄗㄨˊ ㄦˊ ㄌㄧˋ

鼎足而立 词语解释

解释
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国语辞典
鼎足而立dǐng zú ér lì ㄉㄧㄥˇ ㄗㄨˊ ㄦˊ ㄌㄧˋ
  1. 鼎,古代用以烹煮食物的三足二耳金属器具。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势力均等,相互牵制的情势。《汉书.卷四五.蒯通传》:「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也作「鼎足三分」、「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 汉典

鼎足而立 成语解释

鼎足而立

【解释】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近义词】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分庭抗礼

【反义词】归于一统、合而为一、定于一尊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汉典

鼎足而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鼎足而立

  • 鼎足而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ǐng zú ér lì,意思是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顶角
      2. 顶嘴
      3. 顶门上一针
      4. 頂事
      5. 顶撞
      6. 頂祝
      7. 伶俐
      8. 祲厉
      9. 慚慄
      10. 犯厉
      11. 迂戾
      12. 屬吏
    相关词语
      1. 鼎定
      2. 鼎力相助
      3. 鼎立
      4. 鼎门
      5. 鼎玉龟符
      6. 鼎实
      7. 茵鼎
      8. 刑鼎
      9. 干鼎
      10. 卜鼎
      11. 谗鼎
      12. 鸣钟食鼎
      13. 立具
      14. 立於不敗之地
      15. 立大功
      16. 立锥
      17. 立表
      18. 立冬
      19. 僵立
      20. 兩雄不併立
      21. 矜功不立
      22. 草立
      23. 環立
      24. 桀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