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qián

ㄑㄧㄢˊ

部首 黑

部外 4

总笔画 16

軡 𦌣 𪑙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ED4

左右结构

254312114444344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lfon

wfoin

lksx

68327

拼音 qián

注音 ㄑㄧㄢˊ

部首 黑 部外 4总笔画 16

基本区 9ED4笔顺 2543121144443445

次 通 标

黔 基本解释

● 黔

qián ㄑㄧㄢˊ


  1. 黑色:~首。
  2. 中国贵州省的别称:~剧(贵州地方戏曲剧种)。~驴技穷。

英语 black; Guizhou

德语 Provinz Guizhou (Eig, Geo)​,Qian (Familienname)​

法语 noir,autre nom de la province du Guizhou

【漢典】

黔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黔 qián

形

(1) (形声。从黑,今声。本义:黑色) 同本义 [black]

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发也,同谓之黎民。——《说文》

以为黔首则。——《礼记·祭义》

邑中之黔。——《左传·襄公十六年》

(2) 又如:黔口(黑嘴巴);黔黑(深黑);黔丑(污黑丑陋)

词性变化


◎ 黔 qián

名

(1) 指百姓 [common people]。如:黔庶(百姓,平民);黔细(黔首和细民的别称);黔落(百姓所居的村落);黔愚(无知的百姓);黔民(平民百姓)

(2) 贵州省的简称 [short name for Guizhou (Kweichow)]。如:黔江(即乌江)

(3) 姓

◎ 黔 qián

动

(1) 晒黑,染黑,熏黑 [blacken]

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黔突(本指烟囱熏黑,也用以称烟囱);黔突暖席(烟囱变黑,坐席变为温暖)

(3) 通“黥”。在犯人脸上刺刻涂墨的刑罚 [tattoo]。如:黔劓(在脸上刺刻涂墨和割鼻)

常用词组


黔剧黔黎黔驴技穷黔驴之技黔首
【漢典】

黔 國語辭典

黔ㄑㄧㄢˊqián
名
  1. 黑色。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八上·釋器》:「黔,黑也。」《左傳·襄公十七年》:「澤門之皙 ,實與我役;邑中之黔,實慰我心。」

  2. 大陸地區貴州省的簡稱。貴州省在戰國時屬楚黔中地,故稱為「黔」。

  3. 姓。如春秋時齊國有黔敖。

動
  1. 晒黑、熏黑。《莊子·天運》:「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唐·陸龜蒙〈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詩:「故疾因秋召,塵容畏日黔。」

形
  1. 黑色的。《淮南子·脩務》:「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

【漢典】
【亥集下】【黑】 黔·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4

黔 《康熙字典》

【亥集下】【黑】 黔·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4

〔古文〕𦌣【唐韻】巨淹切【集韻】【韻會】其淹切【正韻】其廉切,𠀤音箝。【廣雅】黑也。【說文】黔,黎也。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一說黑巾蒙首,故謂黔首。

又與鈐通。【易·說卦】艮爲黔喙之屬。【註】冷氏曰:鳥善以喙止物者。

又郡名。【史記·秦始皇紀】秦置黔中郡。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黔陬縣。

又【集韻】其嚴切,音鉗。黃黑色也。

又【集韻】居嚴切。義同。

又【廣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𠀤音琴。黔羸,神名。【楚辭·遠遊】造黔羸而見之兮。亦作黔雷。【司馬相如·大人賦】左𤣥冥而右黔雷。【註】神名。

又姓。【禮·檀弓】齊有黔敖。【前漢·古今人表】作禽敖。

【漢典】
【卷十】【黑】

黔 《说文解字》

【卷十】【黑】
《說文解字》

黎也。从黑今聲。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易》曰:“爲黔喙。”巨淹切

《說文解字注》

(黔)黎也。黎、履黏也。與驪?字同音。故借爲黑義。耇下曰。老人面凍黎若垢。謂凍黑也。俗作黧。小徐本作黧。乃用俗字改許也。从黑。今聲。巨淹切。七部。秦謂民爲黔首。謂黑色。秦始皇本紀。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應劭曰。黔亦黎黑也。祭義。明命鬼神。以爲黔首則。正義云。此孔子言。非當秦世。錄記之人在後變改之耳。按本紀泰山刻石。親巡遠黎。刻碣石門。黎庶無繇。尙沿周語也。琅邪臺刻石三言黔首。之罘刻石、會稽刻石各言黔首者一。皆用秦制也。周謂之黎民。大雅雲漢、禮記大學黎民皆訓衆民。釋詁曰。黎、衆也。詩桑柔傳曰。黎、齊也。宋人或以黑色訓黎民。殊誤。許言此者、證秦以前無黔首之偁耳。非謂黎黔同義。易曰。爲黔喙。說卦傳文。謂艮也。按黔鄭作黚。喙晁以道、吕東萊所據釋文作?。葢喙之轉寫異體。或古叚彙爲喙之故與。

【漢典】

黔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æn˧˥ 唐代读音 ghyɛm日语读音 KUROI韩语罗马 KEM KUM现代韩语 검

客家话 [海陆腔] kiam2 kim2 [梅县腔] kiam2 [客英字典] k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2 kim2 [宝安腔] kiam2粤语 kim4

近代音 溪母 廉纖韻 平聲陽 鈐小空;中古音 群母 侵韻 平聲 琴小韻 巨金切 三等 開口;群母 鹽韻 平聲 箝小韻 巨淹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覃部 ;王力系统:羣母 侵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黔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黔」 說文‧黑部「黔」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軡
𦌣
𪑙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钱(qian2)
    2. 鉗(qian2)
    3. 䢪(qian2)
    4. 炶(qian2)
    5. 煔(qian2)
    6. 墘(qian2)
    7. 錢(qian2)
    8. 扲(qian2)
    9. 橬(qian2)
    10. 騚(qian2)
    11. 軡(qian2)
    12. 岒(qian2)
同部首
    1. 黓
    2. 䵥
    3. 䵯
    4. 䵠
    5. 黙
    6. 黠
    7. 黟
    8. 黦
    9. 䵰
    10. 黜
    11. 黕
    12. 黭
同笔画
    1. 曁
    2. 橺
    3. 䠏
    4. 輭
    5. 𠔳
    6. 𠁛
    7. 薔
    8. 螎
    9. 輸
    10. 憝
    11. 窸
    12. 㻻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