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mí

ㄇㄧˊ

部首 鹿

部外 9

总笔画 20

麑 𪋃 𪋈 𪋗 𪋸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E9B

左上包围结构

413522115355151221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ynjb|oxxb

ipnsj

txyc

00241

拼音 mí

注音 ㄇㄧˊ

部首 鹿 部外 9总笔画 20

基本区 9E9B笔顺 41352211535515122111

麛 基本解释

● 麛

mí ㄇㄧˊ


  1. 幼鹿:“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
  2. 泛指幼兽:“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卵。”

英语 fawn

德语 beige, hellbraun

法语 faon,jeune animal

【漢典】

麛 國語辭典

麛ㄇㄧˊmí
名
  1. 初生的小鹿。《禮記·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冬宜鮮羽膳膏羶。」唐·元稹〈青雲驛〉詩:「山鹿藏窟穴,虎豹吞其麛。」

  2. 通稱幼小的野獸。三國魏·劉劭〈七華〉:「煮丹穴之卵……,臠麒麟之麛。」

【漢典】
【亥集下】【鹿】 麛·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麛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 麛·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9

【唐韻】莫兮切【集韻】【韻會】緜批切【正韻】緜兮切,𠀤音迷。【說文】鹿子也。

又獸初生皆曰麛。【禮·曲禮】春田,士不取麛卵。【註】生乳之時,重傷其類。

又同麑。【禮·玉藻】麛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作麑。

【漢典】
【卷十】【鹿】

麛 《说文解字》

【卷十】【鹿】
《說文解字》

鹿子也。从鹿弭聲。莫兮切

《說文解字注》

(麛)鹿子也。釋嘼曰。鹿子麛。字亦作麑。論語麑裘、卽麛裘。國語注曰。鹿子曰麑。麋子曰䴠。按䴠、王制衹作天。注云。少長曰天。从鹿。弭聲。莫兮切。十六部。皃聲同部也。

【漢典】

麛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i˧˥ 唐代读音 mei

客家话 [海陆腔] mi2 [客英字典] mi2 [台湾四县腔] mi2粤语 mai4 nei4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齊韻 平聲 迷小韻 莫兮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齊部 ;王力系统:明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麛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麛」 說文‧鹿部「麛」 睡.秦4「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麑
𪋃
𪋈
𪋗
𪋸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䊳(mi2)
    2. 擟(mi2)
    3. 攠(mi2)
    4. 糜(mi2)
    5. 㜷(mi2)
    6. 鸍(mi2)
    7. 䤍(mi2)
    8. 檷(mi2)
    9. 瞴(mi2)
    10. 蘪(mi2)
    11. 冞(mi2)
    12. 䪾(mi2)
同部首
    1. 䴦
    2. 麜
    3. 麗
    4. 麆
    5. 麁
    6. 麂
    7. 麙
    8. 麒
    9. 麘
    10. 麌
    11. 麞
    12. 麡
同笔画
    1. 鐛
    2. 䟊
    3. 䳫
    4. 鐔
    5. 䶎
    6. 㰉
    7. 䒉
    8. 櫿
    9. 䮬
    10. 鶦
    11. 麘
    12. 櫬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