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拼音 yù bàng xià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词语解释

解释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wēng dé lì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s with it;Parties in a quarrel are both losers] 比喻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两败俱伤,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 汉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成语解释

【解释】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 汉典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汉语成语)

  • “鹬蚌相争”是战国时谋士苏代游说赵惠王时所讲的一则寓言故事。当时赵王想要攻打燕国,苏代替燕王跟赵王说赵国和燕国争战不休,不过是“鹬蚌相争”而已,必定让秦国得“渔翁之利”。今天这篇寓言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要警惕真正的敌人。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玉婘
      2. 玉麈尾
      3. 玉圭金臬
      4. 御街行
      5. 玉吹
      6. 玉山先生
      7. 運曆
      8. 費心費力
      9. 乘車戴笠
      10. 毆詈
      11. 遐歷
      12. 全勞動力
    相关词语
      1. 鷸蚌相危
      2.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3. 鷸聚
      4. 鷸蚌相爭
      5. 鷸鷸
      6. 鷸鴕
      7. 刺虎持鷸
      8. 蠣鷸
      9. 利浄
      10. 利路
      11. 利疚
      12. 利刃
      13. 利名場
      14. 利惹名牽
      15. 微利
      16. 委利
      17. 飛利
      18. 侔利
      19. 汎利
      20. 愛利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