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鶉刑(鹑刑)

拼音 chún xíng

注音 ㄔㄨㄣˊ ㄒㄧㄥˊ

鶉刑 词语解释

解释
《宋史.王安石传》:"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后将此案称为"鹑刑"。
© 汉典

鶉刑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鹑刑

  • 词语信息
  • chún xíng ㄔㄨㄣˊ ㄒㄧㄥˊ
  • 鹑刑
  • 词语解释
  • 《宋史·王安石传》:“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 开封 当此人死, 安石 驳曰:‘按律,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后将此案称为“鹑刑”。《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文章谩说自天成,曲学偏邪识者轻。强辩鹑刑非正道,误餐鱼饵岂真情。
  • 翻译:”有个少年得到一只用来斗的鹌鹑,他的同伴想要,他不给。那同伴自恃和他亲密,就一把拿跑了。少年去追,把他杀了。开封府判定该少年应被处死。王安石反驳说:“按照律(刑统?)的规定,不论是公然抢夺还是暗中偷窃都算是盗窃罪。此案中少年不给,他的同伴就拿走了,这就算盗窃。少年去追并把他杀掉,应该是追捕盗贼,即使杀死,也不应定罪。”因此便弹劾开封府有关部门判罪过重。开封府的官员不服,此案上报到审刑院和大理院,这两处都认为开封府的判定是正确的。(王安石因其弹劾不当而应被判罪),但皇帝下诏赦免了他的罪名,按照惯例,这种情况应该到阁门去答谢。王安石说:“我无罪。”不肯前去,御史因此弹劾他,皇帝却没有理会。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純行
      2. 淳行
      3. 淳行
      4. 鶉星
      5. 春餳
      6. 純行
      7. 春興
      8. 淳俗
      9. 淳光
      10. 淳人
      11. 淳善
      12. 淳儉
      13. 醇駁
      14. 濫行
      15. 年行
      16. 膝行
      17. 未形
      18. 一一行行
      19. 考行
    相关词语
      1. 鶉衣鷇食
      2. 鶉星
      3. 鶉服
      4. 鶉鷃
      5. 鶉火
      6. 鶉懸
      7. 子夏懸鶉
      8. 賣皮鵪鶉
      9. 鳴鶉
      10. 懸鶉
      11. 縣鶉
      12. 鵪鶉
      13. 刑法志
      14. 刑奄
      15. 刑理
      16. 刑房
      17. 刑制
      18. 刑清
      19. 嚴刑
      20. 絞刑
      21. 秋刑
      22. 流刑
      23. 審刑
      24. 理刑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