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鴟吻(鸱吻)

拼音 chī wěn

注音 ㄔ ㄨㄣˇ

鴟吻 词语解释

解释

◎ 鸱吻 chīwěn

[a kind of ornament of roof ridge] 指中式房屋屋脊两端陶制的装饰物

-----------------
国语辞典
鸱吻chī wěnㄔ ㄨㄣˇ
  1. 古代宫殿屋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旧唐书.卷八.玄宗本纪上》:「十四年……六月戊午,大风,拔木发屋,毁端门鸱吻,都城门等及寺观鸱吻落者殆半。」也作「鸱尾」。

© 汉典

鴟吻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鸱吻

  •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九子。口阔噪粗,平生好吞,殿脊两端的卷尾龙头是其遗像。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
  • 据《太平御览》载:“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北宋吴楚原亦在《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
  • 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初作鸱尾之形,一说为蚩(一种海兽)尾之形,象征辟除火灾。后来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因名鸱吻,又称“龙吻”。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能避火灾。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螭吻
      2. 蚩吻
      3. 螭文
      4. 弛紊
      5. 斥問
      6. 池文
      7. 螭吻
      8. 齒吻
      9. 絺褐
      10. 吃駭
      11. 吃不得慢酒
      12. 笞搒
      13. 螭頭舫
      14. 吃黑飯,護黑主
      15. 圓穩
      16. 不穩
      17. 把穩
      18. 嘴穩
      19. 繆紊
      20. 獶抆
    相关词语
      1. 鴟目虎吻
      2. 鴟龜
      3. 鴟夷
      4. 鴟革
      5. 鴟鴞弄舌
      6. 鴟張鼠伏
      7. 紙老鴟
      8. 一鴟
      9. 蹋鴟
      10. 紙鴟
      11. 梟鴟
      12. 踆鴟
      13. 吻縫
      14. 吻儒
      15. 吻角
      16. 吻獸
      17. 吻創
      18. 吻流
      19. 齒吻
      20. 習舌調吻
      21. 觜吻
      22. 搜腸潤吻
      23. 鼓吻
      24. 詩吻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