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餛飩(馄饨)

拼音 hún tun

注音 ㄏㄨㄣˊ ㄊㄨㄣ

餛飩 词语解释

解释

◎ 馄饨 húntun

[dumpling won ton] 以面团皮包裹馅心后,放在汤水中煮熟,和汤同时食用

-----------------
国语辞典
馄饨hún dunㄏㄨㄣˊ ˙ㄉㄨㄣ
  1. 一种用面粉做成薄皮,内包肉馅,煮熟后可食用的食品。也称为「扁食」、「匾食」、「鹘突」、「抄手」、「云吞」。

英语 wonton, Taiwan pr. [hun2 dun5]

德语 Huntun [ hochchin. Lehnwort ] ( gefüllte Teigtäschchen )​ (S, Ess)​, Wantan [ kanton. deutscher Lehnwort ] ( gefüllte Teigtäschchen )​ (S, Ess)​, Wonton [ kanton. englischer Lehnwort ] ( gefüllte Teigtäschchen )​ (S, Ess)​

法语 bouillon de petits raviolis, wonton

© 汉典

餛飩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馄饨

  • 馄饨是一个汉语词汇,汉语拼音是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轻声;粤语:wɐn3 tɐn1,音同“云吞”;山东话:hún dùn;英文名:Wonton、Huntun)是起源于中国北方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昏忳
      2. 渾屯
      3. 餛屯
      4. 混然一體
      5. 魂景
      6. 魂車
      7. 渾雜
      8. 魂搥自撲
      9. 魂人
    相关词语
      1. 餛屯
      2. 餦餛
      3. 賊餛飩
      4. 鴨餛飩
      5. 斷飩
      6. 皮餛飩
      7. 朝天餛飩
      8. 主心餛飩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