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风痹(風痹)

拼音 fēng bì

注音 ㄈㄥ ㄅㄧˋ

风痹 词语解释

解释
1.亦作"风痹"。 2.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
© 汉典

风痹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风痹

  • 词目:风痹
  • 拼音:fēng bì
  • 词义:
  • 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
  • 称“行痹”或“周痹”俗称“走注”,痹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肢体酸痛,痛而游走无定处。病因风寒湿三邪中以风邪偏胜,而风邪易于游走所致。故《素问·痹论》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 详细解释
  • 亦作“ 风痹 ”。中医学指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
  • 《晋书·宣帝》“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灵枢经·寿夭刚柔》:“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病,阴阳俱病,命曰风痹病。”《宋书·隐逸传·周续之》:“ 续之 素患风痹,不复堪讲,乃移病 钟山 。” 宋 苏辙 《记病》诗:“侵寻作风痹,两足几蹒跚。” 《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清 赵翼 《将至台庄忽两臂顿患风痹》诗:“陆程正拟上征鞍,忽中风痹两手挛。”
  • [font]1、风痹冷痛。用麻黄(去根)五两、桂心二两,共研为末,加酒二升,以慢火熬成糖稀。每服一匙,热酒调下,汗出见效。注意避风。 2、治风痹厥痛。和莨菪三钱(炒),大草乌头、甘草各半两,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螺青为衣。每服十丸,男子用菖蒲酒送下,女子用芫花汤送下。
  • 3、风痹筋急。用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为度。忌食猪肉、冷水。
  • 4、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 5、手足风痹。用黄蜂窠(即露蜂房)大者一个、或小者三、四个,烧成灰,加独蒜一碗,百草霜一钱半,一起捣烂敷痛。忌生冷劳腥。
  • 6、喉痹喉风。用石胆二钱半、白僵蚕(炒过)五钱,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许吹喉,痰涎吐尽,风痹自愈。此方名“二圣散”。
  • 7、缠喉风痹的治疗验方。用紫菀根一条,洗净,放入喉部,有涎出,病即渐愈。
  • [/font]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枫陛
      2. 封蔽
      3. 封闭
      4. 奉币
      5. 奉璧
      6. 封笔
      7. 封蔽
      8. 丰笔
      9. 枫陛
      10. 烽火台
      11. 锋头
      12. 丰施
      13. 锋芒
      14. 丰功厚利
      15. 封禅藳
      16. 牲币
      17. 的毕
      18. 灼臂
      19. 无壁
      20. 镍币
      21. 孽嬖
    相关词语
      1. 风雨飘摇
      2. 风起潮涌
      3. 风涟
      4. 风缀
      5. 风丽
      6. 风信旗
      7. 龙卷风
      8. 餐风
      9. 秋月春风
      10. 悲风
      11. 密不通风
      12. 病风
      13. 痹顽
      14. 痹湿
      15. 痹厥
      16. 痹下
      17. 痹痼
      18. 痹医
      19. 湿痹
      20. 痿痹
      21. 病痹
      22. 酸痹
      23. 麻痹
      24. 寒痹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