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án

ㄧㄢˊ

部首 页

部外 9

总笔画 15

繁体 顏 顔

顏 顔 𦫞 𦫤 𦫨 𩕝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89C

左右结构

4143133331325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utem

yhmbo

supg

01282

拼音 yán

注音 ㄧㄢˊ

部首 页 部外 9总笔画 15

统一码 989C笔顺 414313333132534

常 标

颜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颜

(顔)

yán ㄧㄢˊ

  1. 面容,脸色,脸面:容~。开~。~面。~色。笑逐~开。鹤发童~。
  2. 色彩:~料。五~六色。
  3. 姓。

英语 face, facial appearance

德语 Yan (Eig, Fam)​,Farbe, Gesicht

© 汉典

颜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颜

顔 yán

〈名〉

(1) (形声。从页,彦( yàn)声。从页( 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2) 印堂,两眉之间 [the top of the nose bridge connecting the eye-brows]

颜,眉目之间也。——《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

(3) 额头 [front]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 班固《汉书》

(4) 又如:颜角(额角);颜题(古代头巾覆额面部分)

(5) 面容,脸色 [face;countenance]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诗·郑风》

(6) 又如:颜状(容颜状貌);颜厚(面有惭色,难为情);颜貌(容貌)

(7) 体面,容誉 [dignity;prestige]。如:颜汗(汗颜。惭愧的形像化说法);颜采(脸面上有光采);颜甲(指人脸皮厚如铁甲,不知羞耻);颜厚(脸皮厚,不知羞耻)

(8) 彩色 [color]。如:颜泽(颜色光泽)

(9) 前端,前头 [first]。如:颜行(先锋,在行伍的第一线)

(10) 姓

常用词组


颜料颜面颜色颜体
© 汉典
【戌集下】【頁】 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顔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颜”字头,请参考“顔”字。)
【戌集下】【頁】 顔·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𠀤眼平聲。【說文】眉目之閒也。【詩·鄘風】子之淸揚,揚且之顔也。【毛傳】顔,額角豐滿也。【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顔咫尺。【黃帝素問】心熱者,顔先赤。【揚子·方言】𩕇、頟、顔,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顔。

又幘顔。【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顔短耳長,以爲服妖。

又那顔。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又商顔,山名。【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顔下。【註】商山之顔,猶山額也。

又孱顔,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又姓。【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

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又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顔。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 汉典
【】【】

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颜”字头,请参考“顏”字:)
【】【】
『說文解字注』

(顏)睂之閒也。各本作睂目之間。淺人妄增字耳。今正。睂與目之間不名顏。釋言曰。猗嗟名兮。目上爲名。郭注云。眉眼之間。西京賦名作眳。薛注曰。睂睫之間。是不謂之顏也。若云㒳睂間、㒳目間。則㒳目間巳是鼻莖、謂之頞。又非顏也。面下曰。顏前也。色下曰。顏气也。是可證顏爲眉間。醫經之所謂闕。道書所謂上丹田。相書所謂中正印堂也。按庸風。揚且之皙也。子之淸揚。揚且之顏也。傳曰。揚、睂上廣也。淸、視淸明也。揚且之顏者、廣揚而顏角豐滿也。毛云顏角。葢指全頟而言。中謂之顏。旁謂之角。由㒳睂閒以直上皆得謂之顏。醫經頟曰顏曰庭是也。國語。角犀豐盈。亦角謂旁、犀謂中。犀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頂。故相法有骨自印堂至頂者曰伏犀貫頂。若方言云。𩔣頟顏顙也。湘江之閒謂之𩔣。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顏。此則依方語通謂頟爲顏。非毛、許意也。小雅。顏之厚矣。凡羞媿喜憂必形於顏。謂之顏色。故色下曰顏气也。从𩑋。彥聲。五姦切。十四部。


(𩠪)籒文。鈕樹玉曰。各本篆體右作?。誤也。此从古文𦣻。

© 汉典

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Ąn˧˥

粤语 ngaan4潮州话 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姓〉ngang5 hian5 (ngâng hîaⁿ)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颜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顏」。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顏」 九年衛鼎西周中期集成2831「顏」 新甲3.203「顏」 說文籀文「顏」 睡.法74「顏」 「颜」「颜」
「顏」 說文‧頁部「顔」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顏
顔
𦫞
𦫤
𦫨
𩕝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欕(yan2)
    2. 閻(yan2)
    3. 琂(yan2)
    4. 羬(yan2)
    5. 檐(yan2)
    6. 㡉(yan2)
    7. 顔(yan2)
    8. 碞(yan2)
    9. 巗(yan2)
    10. 䉷(yan2)
    11. 研(yan2)
    12. 塩(yan2)
同部首
    1. 题
    2. 颞
    3. 颕
    4. 项
    5. 顸
    6. 颙
    7. 顺
    8. 颧
    9. 颁
    10. 颃
    11. 颢
    12. 颓
同笔画
    1. 鋱
    2. 覣
    3. 練
    4. 緷
    5. 噋
    6. 䧽
    7. 嶢
    8. 槢
    9. 潪
    10. 皣
    11. 蕅
    12. 𠘐
初中古诗词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