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雍和宫(雍和宮)

拼音 yōng hé gōng

注音 ㄩㄥ ㄏㄜˊ ㄍㄨㄥ

雍和宫 词语解释

解释
在北京内城东北角安定门内,为北京最大的喇嘛寺院。原为清世宗胤禛府第,雍正三年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改为喇嘛寺。雍和宫建筑布局前半部分疏朗,后半部分密集,起伏有致,飞檐雕栋,宏大华丽。主要建筑有影壁﹑牌坊﹑山门﹑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其中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三层楼阁,内有檀香木弥勒站像,高二十六米,体躯雄伟。法轮殿内还有六米多高铜像,为喇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神态含蓄,造型生动。
-----------------
国语辞典
雍和宫yōng hé gōngㄩㄥ ㄏㄜˊ ㄍㄨㄥ
  1. 清世宗未立前的府邸。在今北平安定门内旧国子监东,后改为喇嘛寺。

© 汉典

雍和宫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雍和宫

  • 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拥蔽
      2. 拥尰
      3. 慵攘
      4. 庸夫
      5. 壅防
      6. 庸怯
      7. 遂功
      8. 阃公
      9. 千年觥
      10. 善工
      11. 环攻
      12. 八公
    相关词语
      1. 雍容不迫
      2. 雍覆
      3. 雍容华贵
      4. 雍容
      5. 雍容大雅
      6. 雍豫
      7. 南雍
      8. 璧雍
      9. 三雍
      10. 着雍
      11. 羊雍
      12. 丰雍
      13. 宫军
      14. 宫殿
      15. 宫孙
      16. 宫厨
      17. 宫鬟
      18. 宫人
      19. 固宫
      20. 玉华宫
      21. 新宫
      22. 欑宫
      23. 射宫
      24. 绛宫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