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陡
形
(1) (形声。从阜,走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山势陡峭) 同本义 [steep;precipitious]。坡度大,近于垂直
陡,峻立也。——《集韵》
塞者凿之,陡者级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陡山;山陡路险;陡直(山势峻峭壁立);陡崖(陡峭的山崖)
词性变化
副
(1) 顿时;突然 [suddenly]。如:天气陡变;陡顿(突然变化。同斗顿);陡恁(忽然如此)
(2) 程度深,范围广 [deeply;vast]
曾经消瘦,每遍犹闲,这番最陡。——元· 王实甫《西厢记》
动
哆嗦。也作“抖” [shiver]。如:陡搜(抖擞)
常用词组
【漢典】
陡 國語辭典
形
坡度峻峭,近於垂直。如:「陡削」、「又高又陡」。《老殘遊記·第八回》:「一邊是陡山,一邊是深谷。」
嚴密。宋·秦醇《譚意哥傳》:「陡帳垂絲,清風射牖,?簾透月,銀鴨噴香。」
副
突然、驟然。如:「天氣陡變」。《紅樓夢·第九七回》:「且說寶玉回來,舊病陡發,更加昏憒,連飲食也不能進了。」
【漢典】
陡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斗」。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