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阿史那

拼音 ā shǐ nà

注音 ㄚ ㄕˇ ㄣㄚˋ

阿史那 词语解释

解释
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 汉典

阿史那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阿史那 (古突厥姓氏)

  • 阿史那(Ashina) 为古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意为 “高贵的狼”或“贵族狼”,也具有 “蓝色” 之意,因此阿史那部也被称为 “蓝突厥”,蓝色并不是指其家族有蓝色的眼睛,而是指草原最高天神 “长生天 (腾格里)”,象征对突厥的最高统治权,该氏族主要与阿史德氏联姻,突厥灭亡后,被回纥人赶出蒙古草原,降于唐朝,被唐王安置于中国各地,各支逐渐改为汉姓,后爆发了以该氏族为首的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中亚东部,蒙古高原西部以及阿尔泰山的游牧民,阿史那氏第一任可汗伊利可汗率领突厥部众灭柔然,建立了继匈奴之后的第二个北方游牧汗国。由于权力体系不完善,突厥分裂,阿史那氏的沙钵略可汗和达头可汗分别建立了东突厥和西突厥,此后阿史那一族逐渐衰落。阿史那出自“平凉杂胡”,匈奴之别种,具有塞种和匈奴血统,是五世纪初被北魏逐出河西走廊的“沮渠氏”,以及它发迹于“高昌西北”之山间牧场,则是可取的史料。阿史那家族投奔于唐朝,之后逐渐汉化改姓,由于家族各支敌对、分裂、厮杀,改为的姓氏也有所不同,目前已知的有 史、李、阙、默等姓,后裔主要分布在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甘肃等地,数量极少。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腌臢混沌
      2. 啊喲
      3. 吖啶
      4. 啊唷
      5. 吖吖
      6. 腌臜
      7. 貢納
      8. 允纳
      9. 滾納
      10. 禪衲
      11. 襃纳
      12. 賞納
    相关词语
      1. 阿罗汉果
      2. 阿谀
      3. 阿平绝倒
      4. 阿底峽
      5. 阿平絕倒
      6. 阿辟
      7. 東阿
      8. 四阿
      9. 刚正不阿
      10. 唯阿
      11. 泉阿
      12. 隅阿
      13. 那咤
      14. 那达
      15. 那裏放着
      16. 那咱晩
      17. 那壁厢
      18. 那搭
      19. 式叉摩那
      20. 麽那
      21. 逾缮那
      22. 么那
      23. 波隆那
      24. 麼那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