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阿勃勒

拼音 ā bó lè

注音 ㄚ ㄅㄛˊ ㄌㄜˋ

阿勃勒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阿勃勒ā bó lèㄚ ㄅㄛˊ ㄌㄜˋ
  1. 植物名。苏木科铁刀木属,落叶乔木。树木高大,树姿优美,叶小,呈羽状复叶。夏初开花,色泽黄亮,结圆筒状荚果,暗褐色,内有红褐色种子,可食。原产于喜马拉雅山东部、中部,以至锡兰。多用来作观赏植物或行道树。也称为「波斯皂荚」。

© 汉典

阿勃勒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阿勃勒

  • 阿勃勒(Cassia fistula),是一种豆目、蝶形花科、毒豆属的落叶小乔木或中等乔木,高达22m。叶柄即叶序轴无腺体;小叶3--4对,卵形至椭圆形,长8--15(20)cm。花长在约20到40厘米长的下垂状腋生总状花序。花的直径约4到7厘米,花瓣5枚离生,大小略等,雄蕊10枚,花丝黄色弯成勾状,其中有3枚特长、4枚中等而另3枚较短为不孕性。花落后结出长棍棒状不开裂荚果,长约30到60厘米,1.5到2.5厘米阔,需时一年才成熟,颜色由绿转黑褐,每室有一种子,呈扁圆形有褐色光泽,果肉是沥青状黑色黏质,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 阿勃勒是泰国国花,原产于南亚南部。分布在巴基斯坦南部、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南部、西南部等地,生长于海拔1,000米的地区。阿勃勒的种子味甜可食用,亦有说有毒,有轻泻作用,古埃及人用此来作泻药用。树皮含单宁,可作红色染料。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啊哟
      2. 啊哈
      3. 吖啶
      4. 啊喲
      5. 啊唷
      6. 腌臜
      7. 無樂
      8. 饶乐
      9. 凯乐
      10. 媽媽樂
      11. 祴乐
      12. 洒乐
    相关词语
      1. 阿滥
      2. 阿那
      3. 阿干
      4. 阿顺
      5. 阿育王
      6. 阿么
      7. 天阿
      8. 九阿
      9. 雲阿
      10. 公正不阿
      11. 纤阿
      12. 儂阿
      13. 勒銜
      14. 勒姐
      15. 勒铭燕然
      16. 勒御
      17. 勒迫
      18. 勒紧裤带
      19. 钩勒
      20. 菴摩勒
      21. 柑勒
      22. 銀鈎鐵勒
      23. 惠司勒
      24. 绳勒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