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hǐ

ㄓˇ

部首 阝

部外 4

总笔画 6

址 趾 止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62F

左右结构

52212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hg

nlylm

yii

71210

拼音 zhǐ

注音 ㄓˇ

部首 阝 部外 4总笔画 6

基本区 962F笔顺 522121

阯 基本解释

● 阯

zhǐ ㄓˇ


  1. 同“址”。
  2. 水中的小块陆地。

英语 foundation; site; address

德语 Grundierung, Fundament (S)

法语 fondation

【漢典】

阯 國語辭典

阯ㄓˇzhǐ
名
  1. 地基、山腳。《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 ,如祭后土禮。」唐·元稹〈古社〉詩:「古社基阯在,人散社不神。」通「址」。

  2. 水中小洲。《文選·張衡·西京賦》:「迺有昆明零沼,黑水玄阯。」通「沚」。

【漢典】
【戌集中】【阜】 阯·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阯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阯·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諸市切【正韻】諸氏切,𠀤音止。【說文】基也。【史記·封禪書】石關者,在太山下阯南方。【前漢·疏廣傳】頗立產業基阯。

又【釋名】水出其前曰阯丘。阯,基阯也,言所出然。 【說文】阯,或作址。

又交阯,漢郡名。【前漢·武帝紀】合浦交阯。【後漢·南蠻傳】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正字通】亦作趾。

【漢典】
【卷十四】【𨸏】

阯 《说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基也。从𨸏止聲。址,阯或从土。諸市切

《說文解字注》

(阯)基也。止下曰。下基也。阯與止音義皆同。止者、艸木之基也。阯者、城阜之基也。从𨸏。止聲。諸市切。一部。


(址)阯或从土。左傳曰。略基址。

【漢典】

阯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ʅ˨˩˦ 日语读音 ATO韩语罗马 CI现代韩语 지

客家话 [海陆腔] zhi3 [客英字典] zhi3 [梅县腔] tje3 [台湾四县腔] zih3粤语 zi2潮州话 zi2

近代音 照母 支思韻 上聲 紙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止韻 上聲 止小韻 諸市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咍部 ;王力系统:章母 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阯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阯」 說文‧阜部「阯」
「址」 說文或體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址
趾
止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杫(zhi3)
    2. 䌤(zhi3)
    3. 㡳(zhi3)
    4. 夂(zhi3)
    5. 㲛(zhi3)
    6. 䳅(zhi3)
    7. 恉(zhi3)
    8. 坧(zhi3)
    9. 祇(zhi3)
    10. 徴(zhi3)
    11. 襧(zhi3)
    12. 禔(zhi3)
同部首
    1. 邻
    2. 䧈
    3. 邪
    4. 随
    5. 酂
    6. 郧
    7. 䣤
    8. 邚
    9. 鄾
    10. 障
    11. 﨩
    12. 陃
同笔画
    1. 夹
    2. 丠
    3. 屸
    4. 阧
    5. 㔺
    6. 圴
    7. 凼
    8. 弜
    9. 旯
    10. 𠄥
    11. 纣
    12. 𠇇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