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鐘
- 金屬製成的響器,中空,敲時發聲:警~。編~(古代樂器。把一系列銅制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用小木槌擊奏。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枚數也不同)。~鼎(古銅器總稱,上面銘刻文字)。
- 計時的器具:~表(鐘和表的總稱)。座~。~鳴漏盡(晨鐘已鳴,夜漏將盡。喻年屆遲幕)。
- 指某個一定的時間,小時:~頭(小時,如“開了一個~~的會”)。
- 姓。也作“鍾”。
英语 clock; bell
德语 Glocke (S),Uhr (größere Uhr, keine Armbanduhr) (S),Uhrzeit (S)
法语 cloche,horloge,pendule,temps,concentrer
© 汉典
鐘 國語辭典
名
乐器名。一种中空,用铜或铁制成的打击乐器。
计时器。如:「时钟」、「闹钟」。
© 汉典
鐘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ŋ˥ 唐代读音 *jiong日语读音 KANE韩语罗马 CONG现代韩语 종越南语 chuông
客家话 [沙头角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海陆腔] zhung1 [陆丰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梅县腔] zhung1 [东莞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粤语 zung1
近代音 照母 東鍾韻 平聲陰 鍾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鍾韻 平聲 鍾小韻 職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東部 ;王力系统:章母 東部 ;
© 汉典
鐘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汉典
小学古诗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初中古诗词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唐·岑参 《逢入京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唐·杜甫 《望岳》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先秦·无名氏 诗经《关雎》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秦·孟子 《鱼我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