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dí

dī

ㄉㄧˊ

ㄉㄧ

部首 釒

部外 11

总笔画 19

简体 镝

镝 𨫢 𨬙 𨮹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3D1

左右结构

341124314143251225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umd|qyud

cycb

psul

80127

拼音 dí dī

注音 ㄉㄧˊ ㄉㄧ

部首 釒 部外 11总笔画 19

基本区 93D1笔顺 3411243141432512251

通

鏑 基本解释

● 鏑

dī ㄉㄧˉ


  1. 均见“镝”。

英语 dysprosium; the barb of an arrow; the head of a javelin

德语 Dysprosium (S, Chem)

法语 dysprosium (chimie)​,dysprosium

【漢典】

鏑 國語辭典

鏑ㄉㄧˊdí
名
  1. 箭頭。《續資治通鑑·卷一七·宋紀十七·太宗淳化四年》:「銷銅鐘為箭鏑,伐木為竿。」

  2. 箭。《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齣》:「歎當初早不用鴻門計,把孤身冒鏑當鋒,時不利。」

鏑ㄉㄧdī
名
  1. (dysprosium,Dy)​化學元素。原子序66。稀土金屬元素之一。有光澤,不具腐蝕,可溶於稀酸之中。與水和鹵素反應緩慢,故在潮溼空氣中不起反應。產量甚微,係以鈣還原氟化鏑而得。

【漢典】
【戌集上】【金】 鏑·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鏑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鏑·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唐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𠀤音的。【說文】矢鏠也。【釋名】鏑,敵也。可以禦敵也。【史記·秦楚之際月表】銷鋒鏑。【註】鏑,音的。一作鍉。

又【匈奴傳】作爲鳴鏑。【註】鏑,箭也。如今鳴射。

【漢典】
【卷十四】【金】

鏑 《说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矢鏠也。从金啻聲。都歴切

《說文解字注》

(鏑)矢鏠也。謂矢族之入物者。古亦作鍉。是聲啻聲同部也。从金。啇聲。都歷切。十六部。

【漢典】

鏑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i˧˥; ti˥ 日语读音 YAJIRI KABURAYA韩语罗马 CEK现代韩语 적

客家话 [海陆腔] dit7 [梅县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台湾四县腔] dit7 [客英字典] dit7粤语 dik1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錫韻 入聲 的小韻 都歷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錫部 ;王力系统:端母 錫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鏑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鏑」 說文‧金部「鏑」「镝」 「鏑」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镝
𨫢
𨬙
𨮹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㰅(di2)
    2. 㹍(di2)
    3. 藡(di2)
    4. 䊮(di2)
    5. 苖(di2)
    6. 敌(di2)
    7. 迪(di2)
    8. 镝(di2)
    9. 䯼(di2)
    10. 荻(di2)
    11. 嘀(di2)
    12. 蹢(di2)
    13. 仾(di1)
    14. 氐(di1)
    15. 岻(di1)
    16. 秪(di1)
    17. 埞(di1)
    18. 渧(di1)
    19. 䃅(di1)
    20. 袛(di1)
    21. 羝(di1)
    22. 碮(di1)
    23. 啲(di1)
    24. 彽(di1)
同部首
    1. 鈥
    2. 銤
    3. 鏥
    4. 鈟
    5. 錌
    6. 鏲
    7. 鎒
    8. 䥬
    9. 銸
    10. 鐛
    11. 釴
    12. 鐌
同笔画
    1. 㣸
    2. 魓
    3. 䱦
    4. 瀣
    5. 攉
    6. 瓃
    7. 艣
    8. 㺢
    9. 鶂
    10. 鯲
    11. 颿
    12. 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