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qǐn

ㄑㄧㄣˇ

部首 釒

部外 7

总笔画 15

简体 锓

锓 鑯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2DF

左右结构

34112431511455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vpc

csme

pxwx

87147

拼音 qǐn

注音 ㄑㄧㄣˇ

部首 釒 部外 7总笔画 15

统一码 92DF笔顺 341124315114554

鋟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鋟

qǐn ㄑㄧㄣˇ

     ◎ 见“锓”。

英语 carve

德语 schnitzen, meißeln (V)

© 汉典

鋟 國語辭典

锓ㄑㄧㄢqiān
形
  1. 尖锐。《集韵·平声·盐韵》:「锓,《博雅》:锐也。」

动
  1. 雕刻。宋·陆子虡〈剑南诗稿跋〉:「门人请以锓梓。」《清史稿·卷二七·天文志二》:「圈内规面及上侧面皆锓二十四时,时各四刻。」

锓ㄑㄧㄣˇ​qǐn
  1. (一)​之又音。

© 汉典
【戌集上】【金】 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鋟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集韻】千廉切,音籤。刻也。【公羊傳·定八年】睋而鋟其板。【註】以爪刻其板。或作鑯。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稔切,音寢。

又【集韻】【韻會】𠀤子鴆切,音浸。義𠀤同。

又【集韻】子朕切,音䤐。【博雅】錐也。

又【集韻】【韻會】千尋切【正韻】千林切,𠀤音侵。義同。

又【廣韻】子廉切【集韻】將廉切,𠀤音尖。【博雅】銳也。

© 汉典
【卷十四】【金】

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鋟”字头,请参考“鑯”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𨮯器也。一曰鑴也。从金韱聲。子廉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尖,非是。

『說文解字注』

(鑯)鐵器也。葢銳利之器。郭注爾雅用爲今之尖字。融丘、鑯頂者。从金。韱聲。子廉切。七部。一曰鐫也。鐫大徐誤作鑴。鐫者、穿木𤥨石也。

© 汉典

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n˨˩˦ 日语读音 KIZAMU韩语罗马 CHIM现代韩语 침越南语 xăm

客家话 [海陆腔] ciam1 zim5 cim1 [台湾四县腔] ciam1 zim5 cim1 [客英字典] cim1 ciam1 [梅县腔] cim1粤语 cim1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鹽韻 平聲 尖小韻 子廉切 三等 開口;清母 寢韻 上聲 寑小韻 七稔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覃部 ;王力系统:清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鋟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锓
鑯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㓎(qin3)
    2. 梫(qin3)
    3. 寢(qin3)
    4. 赾(qin3)
    5. 坅(qin3)
    6. 昑(qin3)
    7. 锓(qin3)
    8. 㝲(qin3)
    9. 寖(qin3)
    10. 笉(qin3)
    11. 寑(qin3)
    12. 寝(qin3)
同部首
    1. 鑅
    2. 銌
    3. 鎆
    4. 鐐
    5. 鑚
    6. 䤿
    7. 釩
    8. 銩
    9. 鎑
    10. 鑇
    11. 鉭
    12. 鋶
同笔画
    1. 㵮
    2. 𠆇
    3. 篎
    4. 尵
    5. 㪥
    6. 䈔
    7. 懊
    8. 箮
    9. 線
    10. 䦝
    11. 聪
    12. 羭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