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釉陶

拼音 yòu táo

注音 ㄧㄡˋ ㄊㄠˊ

釉陶 词语解释

解释

◎ 釉陶 yòutáo

[glazed pottery] 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 汉典

釉陶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釉陶

  • 釉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第一只釉陶罐诞生于今河北地区的磁山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可以说陶器和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产生文化深腹双系红陶彩釉罐,采用条盘筑法成型,轮盘修胎,用长石,石英作釉高温烧成。下部涂以粘性石灰水以防渗漏。在釉色暗沉部位浅层玻璃质上裸露着许多石英和长石的晶体条块。釉层已经自然分解分层,釉中含有矿物金属成分下沉紧贴胎体,含有植物部分的已分解的斑驳陆离,让我们看到了釉还原于自然的全过程。菱形图案的经纬网纹,表示四方来聚共同编织,有容乃大。在石器时代,釉的诞生是标志中华文化凝聚力的开始。深腹双系彩釉红陶罐高14cm,口径 9cm ,底足 6.5cm,磁山文化是中华文化起源过程中的核心文化。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誘逃
      2. 诱逃
      3. 誘逃
      4. 游桃
      5. 遊討
      6. 遊桃
      7. 诱逃
      8. 游讨
      9. 幼婦
      10. 右堂
      11. 诱口
      12. 右府
      13. 右掖
      14. 诱激
      15. 癞葡萄
      16. 膚橈目逃
      17. 麻核桃
      18. 槐叶冷淘
      19. 紅桃
      20. 红桃
    相关词语
      1. 釉燒
      2. 釉里红
      3. 釉彩
      4. 釉画
      5. 釉裏紅
      6. 釉藥
      7. 彩釉
      8. 色釉
      9. 吹釉
      10. 施釉
      11. 上釉
      12. 陶琴
      13. 陶藝
      14. 陶阮
      15. 陶写
      16. 陶诞
      17. 陶暑
      18. 复陶
      19. 镕陶
      20. 樂陶陶
      21. 戴季陶
      22. 乐乐陶陶
      23. 繪彩陶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