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醉魚草(醉鱼草)

拼音 zuì yú cǎo

注音 ㄗㄨㄟˋ ㄩˊ ㄘㄠˇ

醉魚草 词语解释

解释
草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地。花和叶揉碎投入水中,可使鱼类麻醉。可入药。茎叶亦可作农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醉鱼草》。
© 汉典

醉魚草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醉鱼草 (植物)

  • 醉鱼草(学名: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是马钱科、醉鱼草属灌木,高可达3米。茎皮褐色;幼枝、叶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状短绒毛和腺毛。叶对生,叶片膜质,卵形、侧脉上面扁平,穗状聚伞花序顶生,苞片线形,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紫色,芳香;花萼钟状,花萼裂片宽三角形,花冠内面被柔毛,花冠管弯曲,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下部或近基部,花丝极短,花药卵形,子房卵形,柱头卵圆形,果序穗状;蒴果长圆状或椭圆状,无毛,有鳞片,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种子小,淡褐色,无翅。4-10月开花,8月至翌年4月结果。
  •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等省区。生海拔200-2700米山地路旁、河边灌木丛中或林缘。马来西亚、日本、美洲及非洲均有栽培。
  • 醉鱼草全株有小毒,捣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鱼麻醉,便于捕捉,故有“醉鱼草”之称。花和叶含、醉鱼草甙,柳穿鱼甙;刺槐素等多种黄酮类。花、叶及根供药用,有祛风除湿、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兽医用枝叶治牛泻血。全株可用作农药,专杀小麦吸浆虫、螟虫及灭孑孓等。花芳香而美丽,为公园常见优良观赏植物。
  •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罪責難逃
      2. 罪己詔
      3. 罪主
      4. 罪無可逭
      5. 晬容
      6. 最目
      7. 惱懆
      8. 遺艸
      9. 進艸
      10. 詩艸
      11. 鬪艸
      12. 演艸
    相关词语
      1. 醉煖
      2. 醉崩騰
      3. 醉夣
      4. 醉太平
      5. 醉昏
      6. 醉心
      7. 泥醉
      8. 吟醉
      9. 秦醉
      10. 沉醉
      11. 全身麻醉
      12. 山公醉
      13. 草鞋費
      14. 草食性動物
      15. 草莞
      16. 草鄙
      17. 草行露宿
      18. 草麻
      19. 蓍草
      20. 媚草
      21. 兔子不吃窩邊草
      22. 指佞草
      23. 銷明草
      24. 幽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