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遼寧大鼓(辽宁大鼓)

拼音 liáo níng dà gǔ

注音 ㄌㄧㄠˊ ㄋㄧㄥˊ ㄉㄚˋ ㄍㄨˇ

遼寧大鼓 词语解释

解释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东北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沈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 汉典

遼寧大鼓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辽宁大鼓

  • 辽宁大鼓也叫东北大鼓.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北即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因一度盛行于沈阳,而沈阳于清末曾设奉天府,故曾有"奉天大鼓"之称。民国十八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后,又曾称作"辽宁大鼓"。辽宁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燎禋
      2. 撩蜂喫螫
      3. 寮廓
      4. 潦車
      5. 撩弄
      6. 聊浪
      7. 齧骨
      8. 雪胎梅骨
      9. 撒豆穀
      10. 豳谷
      11. 燕骨
      12. 稻穀
    相关词语
      1. 遼生
      2. 遼絶
      3. 遼東丁
      4. 遼逈
      5. 遼霫
      6. 遼遠
      7. 邊遼
      8. 宜遼
      9. 窔遼
      10. 迥遼
      11. 白遼遼
      12. 阻遼
      13. 鼓鼻
      14. 鼓笳
      15. 鼓翅
      16. 鼓眾
      17. 鼓枻
      18. 鼓浪嶼
      19. 大鼓
      20. 飽鼓鼓
      21. 粥鼓
      22. 通鼓
      23. 旌鼓
      24. 拍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