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通印子鱼(通印子魚)

拼音 tōng yìn zǐ yú

注音 ㄊㄨㄙ ㄧㄣˋ ㄗˇ ㄩˊ

通印子鱼 词语解释

解释
1.亦称"通应子鱼"。 2.即子鱼。宋王安石《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福州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苏轼《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通应江水,或以为其地有通应侯庙。
© 汉典

通印子鱼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通印子鱼

  • 通印子鱼(通印子鱼) 
  • tōng yìn zǐ yú
  • 亦称“ 通应子鱼 ”。即子鱼。
  • 宋 王安石 《送福建张比部》诗有“长鱼俎上通三印”之句, 福州 濒海多鱼,初不专指子鱼而言。至 苏轼 《送牛尾狸与徐使君》诗“通印子鱼犹带骨,披绵黄雀漫多脂”,始以“通印子鱼”对“披绵黄雀”。
  • 亦有称“通应子鱼”者,或以为出于 通应江 水,或以为其地有 通应侯庙 。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证误》:“ 蒲阳 通应子鱼名著天下。盖其地有 通应侯庙 ,庙前有港,港中鱼最佳。今人必求其大可容印者,谓之通印子鱼。
  • 故 荆公 有诗云:‘长鱼俎上通三印’,此传闻之讹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兴化军 莆田县 去城六十里有 通应侯庙 ,江水在其下,亦曰 通应 ……子鱼出其间者,味最珍美。上下数十里,鱼味即异,颇难多得,故通应子鱼,名传天下。”参见“ 子鱼 ”。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痌瘝在抱
      2. 痌心疾首
      3. 恫瘝
      4. 痌伤
      5. 恫瘝在抱
      6. 痌癏
      7. 食舆
      8. 鉴于
      9. 筛余
      10. 一针一缐
      11. 扫地无余
      12. 超逾
    相关词语
      1. 通犀带
      2. 通力合作
      3. 通逆
      4. 通圣
      5. 通权达理
      6. 通黄
      7. 条通
      8. 路路通
      9. 穷通
      10. 融通
      11. 钩通
      12. 私通
      13. 鱼飡
      14. 鱼头铁面
      15. 鱼栏
      16. 鱼龙百戏
      17. 鱼翼
      18. 鱼春子
      19. 良鱼
      20. 甲鱼
      21. 生母鱼
      22. 狗鱼
      23. 港鱼
      24. 鰕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